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参加在哈萨克斯坦突厥斯坦市召开的国际生物礁和界线层型会议
2017-09-15 09:49:39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参会代表野外期间合影(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8月15日至22日,泥盆纪末期-石炭纪碳酸盐建造和界线层型国际会议和大卡拉套山地区晚泥盆世-石炭纪生物礁会后野外在哈萨克斯坦突厥斯坦市召

参会代表野外期间合影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8月15日至22日,泥盆纪末期-石炭纪碳酸盐建造和界线层型国际会议和大卡拉套山地区晚泥盆世-石炭纪生物礁会后野外在哈萨克斯坦突厥斯坦市召开。本次会议由阿拉木图萨特把耶夫地质科学研究所主办,目的是为国际同行提供考察哈萨克斯坦晚泥盆世-石炭纪生物礁和地层的机会。共有来自中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二十余名科学家参加。
会议报告主要围绕晚泥盆世-石炭纪生物礁和生物地层学展开,重点聚焦了晚泥盆世法门期-密西西比亚纪生物礁和维宪阶-谢尔普霍夫阶界线层型剖面生物地层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祁玉平研究员,郄文昆副研究员,盛青怡、要乐助理研究员,以及南京大学胡科毅博士等5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祁玉平和要乐分别做了题为“华南维宪阶-谢尔普霍夫阶界线层型剖面研究进展”和“中国甘肃东部石炭纪最早期叠层石及其对泥盆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响应”的报告。会议期间,南京古生物所参会人员积极与各国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与相关国际同行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商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会后南京古生物所的参会人员还参加了哈萨克斯坦卡拉套南部地区的野外工作,考察了该地区5条典型泥盆系上部-石炭系剖面,其中生物建造发育,规模大、类型多样,包括法门中期微生物礁,泥盆纪-石炭纪之交叠层石,杜内晚期、维宪早期和维宪晚期-谢尔普霍夫期碳酸盐泥丘和巴什基尔期藻礁。此外,部分剖面维宪阶-谢尔普霍夫阶界线及其上下地层出露完好,针对关键层位采集了牙形、有孔虫和地化样品,为石炭纪谢尔普霍夫阶GSSP及全球对比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和良好机遇。
相关热词搜索:生物礁
上一篇:蒙古国戈壁沙漠发现3个超过1米的巨型恐龙足迹化石 推测恐龙体长超过30米
下一篇:俄中两国考古专家对俄罗斯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联合考古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