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听化石的故事》图书首发
2018-05-22 11:17:34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发布会现场,嘉宾向与会学校教师代表赠送《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听化石的故事》。尹琨 摄(化石网报道)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尹琨):人类从哪里来?恐龙有没有灭绝?史前古鸟能吃马吗?这些问题可以从科学

发布会现场,嘉宾向与会学校教师代表赠送《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听化石的故事》。尹琨 摄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尹琨):人类从哪里来?恐龙有没有灭绝?史前古鸟能吃马吗?这些问题可以从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听化石的故事》一书中找到答案。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该书于当天在京举行发布会。随着该书被赠送给与会教师代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古动物馆“走进百家学校”活动正式启动。
《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听化石的故事》由中国古动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原携青年古生物研究者葛旭、邢路达、谢丹、马宁共同编著而成。书中介绍的60件化石都是中国古动物馆的精品,很多是中国乃至世界级珍品,比如世界上的第一条鱼、世界最原始的龟、中国第一龙、世界最早的带羽毛恐龙、中国最原始的鸟、地球上的第一只鼠等,同时还有40件馆藏标本的高清大图、70张史前生物的全彩复原,并设置12个延伸阅读的知识窗与2个纪念中国学科奠基人的“科学家丰碑”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特别录制了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4位古生物研究专家共计28段访谈音频,以二维码扫描下载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这些专家学者把种种化石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中,感知远古生命的传奇与不朽。
相关报道:走进中国古动物馆聆听化石的故事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今日,《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听化石的故事》图书首发式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古动物馆走进百家学校”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办。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副局长曹以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苗建明,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王玲及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杨虚杰等出席活动,活动由中国古动物馆副馆长张平主持。
“作为留给人类的宝藏,化石聚集了许多的秘密,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有着几亿年的历史。”作为《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听化石的故事》的第一作者,王原表示,通过展示中国古动物馆馆藏的经典化石,配以专家讲解化石故事的音频,丰富了科普丛书的趣味性与立体性。通过讲述科学家与科学的故事,追求科普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向公众普及最新科学研究动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老一辈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在新时代进行科学普及的又一重要成果。王原希望以此书为契机,引导人们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隐藏的精彩文化价值。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对此,王原表示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利用VR、3D打印等技术丰富科普传播形式,例如,中国古动物馆将利用VR等新技术展现“飞向蓝天的恐龙”与“复原四亿年前的海洋”两项活动,通过展现方式的转变,吸引大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切身地了解古生物。
作为一家专门介绍古生物演化知识的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今后将开展走进百家学校的活动,通过在学校建立古生物研究所等方式,为中小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古生物知识。
苗建明表示,希望这些来自博物馆的化石能够为公众生动地展现过去5 亿多年来脊椎动物“从鱼到人”的演化历程。中国古动物馆将继续推出系列活动,让走进博物馆的人们感受到古生物魅力,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方面发挥推动作用。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