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被中国古生物学会命名为全国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
2015-09-09 13:37:28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化石网报道)据国土资源部网站:在2015年8月11日于沈阳召开的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开幕式大会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被中国古生物学会命名为全国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
河南是古生物大省,在化石保护和古生物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成果。目前已查明全省含古生物化石的岩石地层单位层型剖面有300余条(处),化石产出地(点)有8000余处,重要的化石产地202处,以河南标本为模式标本建立的新属种有909种。尤其是2006年以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合作,在汝阳、栾川及南阳等地区,在恐龙发掘与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恐龙化石点243处,发掘恐龙化石点6 1处。命名了早白垩世“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晚白垩世“栾川动物群”,增补了南阳恐龙蛋化石群恐龙、义马生物群恐龙脚印新成员。迄今已研究命名了1 2种恐龙,均为新属新种,其它大量的化石正在修复和研究当中。截至目前,河南共发现恐龙16科23属23种,近几年来就发现2 1属20种,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拥有科普展馆建筑面积5870 k㎡,展览面积4 1 00 k㎡。新展馆于2008年4月26日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迄今已接待观众350余万人次,已被授予国家和省部及市厅级科普基地等20余个。该馆收藏了河南所有种类的矿物岩石及古生物标本,以及来自国内和部分国家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古生物和观赏石标本等5万余件,其中有多件国宝级及数百件珍稀精品标本。包括世界最大的恐龙一巨型汝阳龙、世界最小的窃蛋龙一迷你豫龙、闻名世界曾流落国外18年的恐龙胚胎化石一“路易贝贝"、中国唯一有确凿证据的结节龙甲龙一洛阳中原龙、世界最大的窝状恐龙蛋一西峡巨型长形蛋、世界上最早的银杏果、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一中华古果及珍贵的早期哺乳动物和长羽毛的恐龙化石等。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坚持长年开展地质古生物科普活动,尤其是新发现的古生物标本多次赴国内外参加展览,走社区进校园,开展了丰富的科普讲座和志愿者活动,为地学科普事业、传播古生物科学知识做出了积极贡献。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
- ·盘点云南境内的有名化石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