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奇发现:发掘出台湾史上最完整鲸鱼化石 距今超过8万5千年
2022-12-06 14:40:03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化石网整理)据国立成功大学(文 陈意安 图 杨子睿 老师提供):台湾史上最完整鲸鱼化石现身屏东恒春!国立成功大学地科系兼任助理教授暨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地质学组助理研究员杨子睿今年暑假率领16名成大
(化石网整理)据“国立成功大学”(文 陈意安 图 杨子睿 老师提供):台湾史上最完整鲸鱼化石现身屏东恒春!“国立成功大学”地科系兼任助理教授暨“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地质学组助理研究员杨子睿今年暑假率领16名成大学生与“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学者、海外学者及国内各大学、高中的学生合作,发掘距今超过8万5千年、全长超过15公尺、完整度高达70%以上的鲸鱼化石标本,成果将有助于了解鲸鱼如何调节冰河期至今的环境改变。

挖掘团队在屏东恒春头沟发现鲸鱼椎体化石
「这次的化石发掘成果为台湾继上世纪70年代于台南左镇发现犀牛化石以来,第二次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杨子睿老师指出,此鲸鱼骨骸全长超过15公尺,肩胛骨、上下颚骨、连续出现的尾椎皆保存极为良好;头骨虽仅保存后侧,但仍算完整。藉由肩胛骨的形态,初步推测这具鲸鱼化石可能是距今8万5千年以上的「晚更新世」的「蓝鲸」或是「大翅鲸」,这两种大型哺乳类也都曾在台湾沿海搁浅过。

成大与科博馆及海内外学者、学生一起发掘台湾史上最完整的鲸鱼化石
此次挖掘团队成员包含成大地科系兼任助理教授暨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地质学组助理研究员杨子睿、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生物学组姚秋如博士、德国巴伐利亚动物学搜藏中心安妮卡.范海特伦(音译,Anneke van Heteren)博士及国内大学与高中的学生。其中成大学生人数占团队60%,包含地科系李岱安、李庭安、邱品谚、林佩蓁、高伯恒、陈宗岱、陈韵如、张靖威、黄裕心、黄杰佑、戴育聪、钟承颖、生科系范绮珍、历史系梁子仪、考古所周文博以及电机所庄景壬等学生。

将下颚骨化石打石膏前,挖掘团队仔细清除化石上的水分和泥土
成大考古所周文博为此次鲸鱼化石的挖掘团队成员之一,他分享位于屏东恒春的头沟地区蕴藏多种贝壳、鲨鱼、螃蟹以及鲸鱼骨骸化石,今年年初他与当地搜藏家张玉穆先生前往寻宝,回来后随即联络杨子睿老师一同勘查。没想到团队5月初在河谷深处意外发现镶嵌在地层4根突出地表的肋骨,经初步挖掘,更发现地底有大量骨骼。

鲸鱼化石的下颚骨长达223公分,重达334公斤
在挖掘过程中,最重的鲸鱼下颚骨重达334公斤、长223公分,成员为此不仅订做可供8人共抬的木制担架,全程由12人轮流合力搬运。成大地科系林佩蓁说当时成员当天处理颚骨、上午11点抬上支架、克服崎岖地形一步步移动搬运,直到傍晚6点才跨越上坡抬至出口,当下非常感动;而在成大鲸豚中心担任救援志工的电机所庄景壬也分享自己过去看过的鲸豚下巴最大不超过1公尺,能找到如此巨大的化石颚骨,机会非常稀少。

河谷环境植披茂盛、潮湿且地形崎岖
成大生科系范绮珍、地科系李岱安以及地科所陈韵如则分享透过大型化石开采经验应用自身所学,也发现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学系之间的互补以及不同学校的内容差异,亲自实作收获更多。杨子睿老师说,化石出土后为了巩固结构,需要打上石膏,初期以军事背包来回人工搬运,负重超过100公斤;面对植被茂密、地形破碎,学生们也曾想过开辟新路,利用缆绳搬运,尝试无数方法,过程中尽管面对环境潮湿闷热与蚊虫侵袭,学生还是愿意利用暑假时间参与,甚至有学生认为机会难得,若有下次也还要参与,杨子睿表示深感佩服。

挖掘团队历经90天密集挖掘,终于在今年10月完整将鲸鱼化石重现天日
针对化石后续处理,杨子睿表示鲸鱼骨骼化石目前已安全运回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而科博馆地质学组也将进行清修及研究,未来期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向更多人分享自然界遗留的线索。

鲸鱼肩胛骨化石打上石膏后准备运出河沟
挖掘团队协力名单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王士伟、张钧翔、钟坤炜、庄锟明、胡少康、姚秋如、杨子睿
杨子睿老师研究团队:陈婧、周冠宇、吴筱柔
德国巴伐利亚动物学搜藏中心:Anneke van Heteren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官鑫伯
中国文化大学:连士贤
国立中兴大学:吴蕙君
国立成功大学:李岱安、李庭安、周文博、邱品谚、林佩蓁、范绮珍、高伯恒、陈宗岱、陈韵如、梁子仪、庄景壬、张靖威、黄裕心、黄杰佑、戴育聪、钟承颖
东海大学:傅馨莹
亚洲大学:朱庭萱、张又允
华盛顿中学:苏隽佑
化石先生:萧语富、萧琮谕、陈淑娟
相关:台湾发现距今逾8.5万年鲸鱼化石
(化石网整理)据中新社台北12月5日电:台湾成功大学师生团队与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学者等合作,于今年暑期在屏东恒春发现距今逾8.5万年、全长超过15米的鲸鱼化石。该团队称,此次发现将有助于了解鲸鱼如何适应冰河期至今的环境改变。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成功大学5日发布新闻稿表示,该校地科系兼任助理教授暨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地质学组助理研究员杨子睿,在今年暑假期间带领16名学生,与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学者等合作,发掘出这具完整度达70%以上的鲸鱼化石。
台湾成功大学表示,此次化石发掘成果为台湾地区继20世纪70年代于台南左镇发现犀牛化石以来,第二次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
杨子睿指出,该具鲸鱼骨骸全长超过15米,肩胛骨、上下颚骨、连续出现的尾椎皆保存极为良好,头骨虽仅保存后侧,但仍算完整。借由肩胛骨形态,初步推测这具鲸鱼化石可能是距今8.5万年以上晚更新世的蓝鲸或大翅鲸,这两种大型哺乳类动物也都曾在台湾沿海搁浅。
台湾成功大学还透露,在挖掘过程中,最重的鲸鱼下颚骨重达334公斤、长223厘米,团队成员为此不仅订做了可供八人共同抬起的木制担架,更全程由12人轮流合力搬运。
据悉,目前该具鲸鱼化石已被运至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该博物馆地质学组将对化石进行研究,并期待未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向更多人分享自然界遗留的线索。
上一篇:英国《自然》杂志:《在中国发掘的古代人类头骨可能是百万年前的直立人头骨》
下一篇:江苏省古生物学会2022年度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41《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兔圆圆”正式亮相 6200...
- 35南京古生物博物馆LOGO和吉祥物设计方案征集大赛评选结果揭晓
- 26十堰境内发现的距今100万年“郧县人”化石撼动“人类起源...
- 25湘潭发现疑似恐龙蛋化石?地质专家:是结核石
- 24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识(LOGO)正式启用
- 23临河盗龙:古生物学家的中生代“彩票”
- 22人类如何演化而来?解读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1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化石爱好者开启“化石盲盒” 寻宝充...
- 20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成立第一届山东省古生物化石...
- 20安徽省古人类与旧石器考古取得重要进展 或为石器技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