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走进云南省施甸县以科普助力扶贫
2021-06-10 09:19:33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走进云南省施甸县以科普助力扶贫(化石网整理)据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近日,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走进云南省施甸县,以科普助力扶贫,通过开展科普讲座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走进云南省施甸县以科普助力扶贫
(化石网整理)据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近日,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走进云南省施甸县,以科普助力扶贫,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地质标本与科普图书捐赠、爱心捐助等科普扶贫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
在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第二完全中学,逸夫博物馆刘安璐博士、隋吉祥博士分别为两校七、八年级的中学生们奉献了内容丰富的地学科普讲座。
“海林檎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哪些特征?” 从施甸县特有的古生物化石——海林檎入手,刘安璐博士以《化石奇观》为题,用妙趣横生的方式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化石?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如何鉴别和收藏化石?激发了学生们对探索地球乃至宇宙奥秘的求知欲。
隋吉祥博士则为学生们带来《身边的矿物》的科普讲座,通过展示绚丽多彩的矿物,介绍了矿物的性质、特征,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励同学们勇于探索、潜心钻研,用知识为人类造福,用科技引领未来。他们的科普讲座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在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逸夫博物馆馆长刘先国代表逸夫博物馆,将12种特色矿物岩石标本和5种科普图书捐赠给该校,丰富了该校科普馆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扶贫工作队成员、该校校长袁杰接受捐赠。
在施甸期间,逸夫博物馆党支部与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党支部进行党支部结对共建,向该校优秀家庭困难学生发起爱心捐助,该校党委副书记赵维胜接受捐助。
“三叶虫是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由背甲为两条背沟,纵向分为大致相等的三片,因此命名为三叶虫。”在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教学楼前,逸夫博物馆布置了化石、矿物标本展台和以“生命的进化”“绚丽多彩的矿物”为主题的科普展板,12种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化石、矿物标本,以及内容丰富的科普知识,吸引孩子们纷纷驻足观看。
2019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定点扶贫直属高校,定点帮扶云南省施甸县。逸夫博物馆一直高度重视科普扶贫工作,逸夫博物馆馆长刘先国表示,将深入挖掘逸夫博物馆展教资源,以科普合作为平台,携手点亮孩子心中的梦想,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助力施甸县域科教水平的持续提高。
上一篇:宁夏罗山地区人类活动历史推至一万年前
下一篇:百色市旧石器时代遗址保护条例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41《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兔圆圆”正式亮相 6200...
- 35南京古生物博物馆LOGO和吉祥物设计方案征集大赛评选结果揭晓
- 26十堰境内发现的距今100万年“郧县人”化石撼动“人类起源...
- 25湘潭发现疑似恐龙蛋化石?地质专家:是结核石
- 24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识(LOGO)正式启用
- 23临河盗龙:古生物学家的中生代“彩票”
- 22人类如何演化而来?解读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1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化石爱好者开启“化石盲盒” 寻宝充...
- 20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成立第一届山东省古生物化石...
- 20安徽省古人类与旧石器考古取得重要进展 或为石器技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