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岩芯中晚泥盆世植物化石研究新进展
2017-10-01 10:04:07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南黄海岩芯2063-2068米段晚泥盆世的植物大化石:古羊齿和亚鳞木南黄海岩芯2063-2068米段晚泥盆世一些标志性孢子南黄海岩芯上泥盆统地层的发现表明扬子板块的东北缘可能延伸至朝鲜半岛中部(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

南黄海岩芯2063-2068米段晚泥盆世的植物大化石:古羊齿和亚鳞木

南黄海岩芯2063-2068米段晚泥盆世一些标志性孢子

南黄海岩芯上泥盆统地层的发现表明扬子板块的东北缘可能延伸至朝鲜半岛中部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黄海对我国的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家海洋地质专项资助下,中国科学家在黄海开展了多起大陆架钻探工作,特别是在南黄海中部隆起区域开展了全取芯钻探,取得了近2800米的岩芯材料。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研究员与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郭兴伟博士等对南黄海CSDP-2钻井岩芯进行了地层古生物学研究。该研究运用传统地层古生物学研究方法,识别出了该岩芯中2063-2068米井深中保存的晚泥盆世晚期的古羊齿和亚鳞木等植物大化石和大量标志性孢子,结合岩芯的岩性资料进一步表明,该岩芯2063-2068米段完全可以与下扬子区,南京周边的五通组地层进行对比。在古地理学上,该研究还对扬子板块的东北界限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下扬子区地表和井下岩芯中晚泥盆世地层和古植物化石的对比,识别出了南京、江苏宝应、南黄海以及朝鲜半岛中部区域在泥盆纪地层古生物领域的相关性。
该研究是传统的地层古生物学研究服务于国民生产领域的一项实践。相关研究于近期在线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论文相关信息:Guo X-W, Xu H-H*, Zhu X-Q, Pang Y-M, Zhang X-H, Lu H-N, 2017. Discovery of Late Devonian plants from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borehole of China and its palae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上一篇:《美国科学院学报》:异时发育退化才是导致鸟类牙齿丢失的直接原因
下一篇: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出土距今16000多年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 与山顶洞人年代大致相同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