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泥盆世发现具过渡演化特征的微小真叶植物
2017-06-08 10:16:46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新疆中泥盆世窦氏厥的营养部分和繁殖部分标本,左图右上角的比例尺最小格为1 mm(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泥盆纪(距今4 2-3 6亿年)是陆地景观发生显著改变的时期,植物界中出现了多种

新疆中泥盆世窦氏厥的营养部分和繁殖部分标本,左图右上角的比例尺最小格为1 mm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泥盆纪(距今4.2-3.6亿年)是陆地景观发生显著改变的时期,植物界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植物类型,各种高大的早期真蕨类植物,石松类、工蕨类植物几乎占据了当时所有的陆地,大规模的森林也首次出现。新疆准噶尔盆地西缘地区泥盆纪地层剖面连续,产出有非常丰富的中泥盆世植物化石,该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区中泥盆世晚期植物群的代表产地。
长期以来,泥盆纪的微小型植物(植物的茎干宽度不超过2 mm)化石,由于植物体微小易被忽视,化石挖掘难度大,难以找到营养部分与繁殖部分有机连接的标本,因此相关的研究并不多。但微小型植物却是构成泥盆纪植物群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植物,其对于探讨古植物的演化和多样性、认识植物群的特征以及古植物地理分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研究员等人长期在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缘地区开展泥盆纪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研究工作,在该区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微小型真叶植物(euphyllophyte,真维管植物中除石松植物外的其他类群,即节蕨、真蕨和种子植物),该植物茎干纤细,最大茎干的宽度还不足2mm,植物具有至少三级分枝,主枝交互着生有特征明确的二级枝,二级枝短小,着生有成对的三级枝。该植物的繁殖部分短枝全部位于繁殖枝的一侧,繁殖小枝末端着生有1-4对长纺锤形的孢子囊。该植物被定名为光滑窦氏蕨(Douaphyton levigata),属名的建立来自于上世纪70-80年代在新疆从事地质调查工作的窦亚伟先生。
窦氏蕨虽然植株微小,但其具有独特的三维分枝系统,这种三维分枝体系在前裸子植物中较为多见。新疆准噶尔盆地的窦氏蕨体现了泥盆纪植物不同性状特征的镶嵌式演化,可能也代表了原始的真叶植物与前裸子植物之间的某种过渡类型。
论文相关信息:Xu, H.-H., Wang, Y., Tang, P., Wang, Y., 2017. A new diminutive euphyllophyte from the Middle Devonian of West Junggar, Xinjiang, China and its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Alcheringa.
上一篇:德国研究人员在摩洛哥发现最古老智人遗骸化石 距今30万至35万年历史
下一篇:新疆发现4亿年前植物化石新属种——光滑窦氏蕨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1,173瑞士阿尔卑斯山高处发现巨型海洋爬行动物鱼龙化石
- 992阿尔卑斯山出土2.5亿年前鱼龙化石 曾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
- 745我国发现的最大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粗壮百色龙
- 418德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发现最古老的巨蟒化石
- 2227000万年前在阿根廷森林中出没的大盗龙Maip macrothorax
- 200《BMC生态与进化》:中国江西省赣州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发...
- 177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的大盗龙类兽脚类...
- 175《电子生命eLife》:揭秘最早角龙的换牙方式
- 174美国“地狱溪地层”琥珀装有疑似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并导...
- 159翼龙早于一亿五千万年前已能像鸭子一样在水面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