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发现侏罗纪时期的四足动物巢穴遗迹
2016-12-31 09:25:04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巢穴化石巢穴的断面复原图(化石网报道)据新浪科技: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贡恐龙博物馆等单位的科学家在北京宣称,他们在四川自贡发现一侏罗纪时期的四足动物巢穴遗迹,该遗迹与恐龙骨骼化石伴生埋藏

巢穴化石

巢穴的断面

复原图
(化石网报道)据新浪科技: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贡恐龙博物馆等单位的科学家在北京宣称,他们在四川自贡发现一侏罗纪时期的四足动物巢穴遗迹,该遗迹与恐龙骨骼化石伴生埋藏,这是在我国首次发现与恐龙伴生的四足动物巢穴遗迹。
据介绍,该遗迹保存于侏罗纪中期的地层下沙溪庙组中,呈实心通道状,可分为两部分。遗迹第一部分长近1米,直径6至10厘米;第二部分长约1.5米,直径7至14厘米。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博士介绍,该化石是动物巢穴通道被沙土沉积物迅速填充后,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变迁,最终石化形成的。与骨骼化石由动物遗体形成不同,它是动物活动遗迹形成的化石。
“通过遗迹化石,我们可以获得当时动物行为的信息,也对古气候、古地理的研究具有启示作用。”该成果的主要研究者之一,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彭光照研究馆员如是说,“我们分析了化石样本的化学组成,发现其与周围的岩石明显不同,证明了它的化石身份。”
从形态学上观察,第一部分化石的断面底部向内凹陷,外形颇似桃子。彭光照告诉记者,那是四足动物爬行时留下的特征:“所谓的四足动物,就是像蝾螈、蜥蜴、哺乳动物等等有四条腿的动物。四条腿着地行走,腹部会被抬高一点,这就使得挖掘形成的洞穴的底面在中央部分稍微高一点。如果是没有四肢的鱼类等,其洞穴底部则会很平坦,不会有这种内凹的形态。”
“但是,我们很难确定洞穴的具体造迹者。”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冉浩研究员则表示,只能推定到四足动物这一步:“除非我们在洞穴中发现了动物的遗体化石,否则很难确定具体是那种动物活动留下的。不过我们可以根据洞穴的尺寸,结合现代动物的大小来推定造迹动物的体型。这个造迹者估计是个小家伙,它的体重应该在200克左右。”
该成果的合作研究者,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叶勇研究馆员表示,在下沙溪庙组中已经发现过一些体型相仿的小型四足动物,如自贡似卞氏兽和川南多齿兽等,可以作为造迹者的候选。
另外,该遗迹与恐龙化石伴生的特点也非常有趣,邢立达博士表示遗迹化石与大型蜥脚类恐龙伴生,也可能存在原因。“也许是蜥脚类恐龙死后,尸体腐烂,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这一变化吸引了较多的小虫前来觅食。而遗迹的主人则很可能是吃虫的动物,它是在丰富的食物资源的吸引下,才移居到了这里。”
上一篇:泥盆纪末生物大灭绝之后全球微生物碳酸盐岩复苏
下一篇:新发现反鸟类化石“四合当孤反鸟”揭示早白垩世反鸟类复合骨愈合顺序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