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提出“同情”促进古人类发展假说 挑战达尔文“适者生存”理论
2015-06-19 10:46:08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由于小群体的成员只能在本群体内部婚配,所以他们在基因多样性上面临非常不利的局面。面对遗传方面的风险,这些原始人类设法克服了有缺陷的基因挑战,从而得以生存延续。(化石网配图)研究者认为,在古人类进化

由于小群体的成员只能在本群体内部婚配,所以他们在基因多样性上面临非常不利的局面。面对遗传方面的风险,这些原始人类设法克服了有缺陷的基因挑战,从而得以生存延续。(化石网配图)

研究者认为,在古人类进化伊始出现的一些基因“缺陷”,让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些困难,如皮肤上没有毛发、相对平直的脚掌造成爬树困难。不过,来自群体的同情让他们能够面对这些“缺陷”。(化石网配图)

早期人类祖先阿法南猿和后来的直立人之间的物理差异(化石网配图)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社会科学报(闫勇/编译):最近,英国约克大学学者伊莎贝拉·文德尔(Isabelle Winder)及纽卡斯尔大学学者尼克·文德尔(Nick Winder)两位人类学家共同提出“同情”促进古人类发展的假说,这个假说对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两位学者专注于研究一个与世隔绝的小规模原始人类群体。由于这个小群体的成员只能在本群体内部婚配,所以他们在基因多样性上面临非常不利的局面。面对遗传方面的风险,这些原始人类设法克服了有缺陷的基因挑战,从而得以生存延续。
研究者将这种假说称为“脆弱的猿”模型,即最强壮、带有最健康基因的个体并非拥有最佳生存机会,反而是拥有弱势基因的个体能设法生存下来。研究者认为,在古人类进化伊始出现的一些基因“缺陷”,让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些困难,如皮肤上没有毛发、相对平直的脚掌造成爬树困难。不过,来自群体的同情让他们能够面对这些“缺陷”。同时,他们的创新力、学习新行为的能力以及尝试新事物的意愿,让他们具备了化劣势为优势的可能,社交需求在其中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伊莎贝拉·文德尔表示,该假说很可能深刻地影响人类学家解读DNA数据的方式。当前,分子生物学通常将古人类假定为具有大规模人口数量的多层次结构的集团。但有证据显示,早期人类的社群可能是小规模并且时常与世隔绝的,他们通常没有机会丰富自身的基因多样性。伊莎贝拉·文德尔说,“基因方面的不利,可能促进我们的祖先走上发展符号语言、人际合作和创新的道路。”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841埃及发现“死神鲸”化石——4千3百万年前水陆两栖的鲸鱼祖先
- 380埃德蒙顿龙:神奇的恐龙“木乃伊”拥有蹄状的前足
- 2931.2亿年前长着恐龙头骨和怪异身体的鸟 揭秘早期鸟类如何演化
- 266智人找到新姊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发现的中更新世古人类...
- 249科学家新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沧龙 有鲨鱼一样锋利的切牙
- 1925.4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永久性地改变了地球 其影响深...
- 190迅猛龙等双足行走掠食性恐龙奔跑时可以达到每小时45公里...
- 164智利发现生活在7000多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恐龙新物种 尾...
- 163《eLife》杂志:并非所有恐龙的呼吸方式都一样
- 1487000万年前的化石揭示巨大的、类似鹭科鸟类的风神翼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