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新知:枕骨大孔与直立行走有何联系?
2015-04-02 13:23:23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图:头部、脊椎连接方式与行动方式的关系
(化石网/faywater 编译)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人类学家们近日确认,人类的直立行走姿态和枕骨大孔的位置有直接联系。枕骨大孔是头骨基底部的开口,是头骨与颈椎的连接之处。这项发表在《人类进化》( Journal ofHuman Evolution)期刊上的研究,肯定了著名解剖学家Raymond Dart的富有争议的发现。1925年,Dart发现了南方古猿非洲种,是最早发现的直立行走的人类祖先。自这项发现以来,人们一直争论枕骨大孔的开口方向是否能直接与行走方式相联系。
德州大学的副教授、研究的参与者C. Krik表示,他们的研究确立了枕骨大孔与行走方式的联系,也为未来的人类演化研究开辟了道路。“现在我们确知,向前下方开口的枕骨大孔,代表哺乳动物能够进行习惯性直立行走,”Krik说。“我们的方法还可以应用到那些年代更早的‘人类祖先候选者’之中。
在人体,枕骨大孔在颅骨最底部,因为人类的直立姿态使得头部在脊柱正上方。但猩猩和其它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枕骨大孔都位于头骨后端,适应于四足行走的姿态。
有人猜测,枕骨大孔的位置或许与脑量有关,并不是直立行走的标志。为此,研究者们同时还考察了三个哺乳动物类群,共71个物种的枕骨大孔位置,包括有袋类、啮齿类和灵长类。通过哺乳动物类群之间的对比,研究者们非常有把握将其他的可能性排除在外。
研究发现,枕骨大孔位于头骨正下方并不是人类独有的特征,其它习惯性双足行走的哺乳动物如袋鼠、跳鼠等的枕骨大孔位置都与人类非常相似,而与它们四足行走的近亲差别较大。这几种哺乳动物分别独立地演化出直立行走姿态,以及向下开口的枕骨大孔,可能是一种趋同进化。
这几种分别独立演化出直立行走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a foramen magnum “作为与行动方式直接关联的头骨特征,枕骨大孔的位置对人类演化研究至关重要。”研究的主要承担者,东北俄亥俄医科大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G. Russo说。“例如近几年发现的乍得撒海尔人,它们的枕骨大孔有向正下方生长的倾向,但其进化地位仍然存在争议。”(化石网uua.cn/faywater 编译)2013-11-19
注意:转载请注明来源:化石网uua.cn/faywater 编译,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1,160瑞士阿尔卑斯山高处发现巨型海洋爬行动物鱼龙化石
- 732我国发现的最大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粗壮百色龙
- 571阿尔卑斯山出土2.5亿年前鱼龙化石 曾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
- 337德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发现最古老的巨蟒化石
- 2097000万年前在阿根廷森林中出没的大盗龙Maip macrothorax
- 164《BMC生态与进化》:中国江西省赣州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发...
- 162《电子生命eLife》:揭秘最早角龙的换牙方式
- 155美国“地狱溪地层”琥珀装有疑似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并导...
- 145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的大盗龙类兽脚类...
- 140翼龙早于一亿五千万年前已能像鸭子一样在水面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