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发现鸭嘴龙科恐龙的骨骼化石
2015-03-28 10:57:41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日本北海道发现鸭嘴龙科恐龙的骨骼化石
(化石网/兽王 编译)原标题:《鹉川町发现恐龙的骨骼化石、可能属于植食性的鸭嘴龙科(むかわ町穂別で恐竜の化石発見 草食系のハドロサウルスか)》
据日本《苫小牧民报(苫小牧民報)》报道,日本北海道大学和鹉川町(むかわ町)立穂別博物馆在7月17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宣称,鹉川町的、现年63岁的化石收藏家堀田良幸先生2003年在鹉川町穂別采集的恐龙的尾巴化石的分类得到了确认,属于植食性的鸭嘴龙科(ハドロサウルス科、Hadrosauridae)。
这次发现恐龙的骨骼化石是日本北海道发现的第四例恐龙的骨骼化石,保存状态良好,考虑到可能骨骼化石的其他部分还埋在相同地点,因此日本北海道大学和鹉川町立穂別博物馆计划将从9月在采集地进行共同发掘。
穂別町市民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现年41岁的、世界性的恐龙研究者、北海道大学综合博物馆的小林快次准教授,化石的发现者堀田良幸先生,以及接受捐赠的博物馆的相关人员出席。
介绍宣称,鸭嘴龙科恐龙的尾巴化石是堀田先生在2003年4月在町内的河流附近的岸边悬崖中发现,堀田先生将骨骼化石和覆盖骨骼化石的岩石结核一起采集,并且赠送给了博物馆。骨骼化石被取出后发现,这是一个恐龙的尾巴化石,包括至少13个尾椎骨,发现的部分长度大约85厘米,化石近端宽度大约30厘米。
小林准教授等专家对于恐龙的骨骼化石进行了研究,估计恐龙的全长可达7米到8米。小林准教授等专家根据恐龙的骨骼化石的尾椎骨椎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六角形,前后的关节面平整,推测骨骼化石属于鸭嘴龙科的恐龙。
鸭嘴龙科是白垩纪后期繁荣的,主要吃植物的恐龙。小林准教授等专家发现鹉川町穂別发现的鸭嘴龙科恐龙的尾椎骨椎体后关节面具有大的突起,因此可能代表了鸭嘴龙科恐龙的一个新属新种。
考虑到可能的恐龙的骨骼化石的其他部分还埋在相同地点,因此日本北海道大学和鹉川町立穂別博物馆计划,将从9月在采集恐龙的骨骼化石的悬崖进行现场调查,机身侧的骨骼埋着的事也被预测。
另外,发现恐龙的骨骼化石的地层形成于大约7200万年前的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期(マーストリヒチアン期、Maastrichtian Age)最前期。小林准教授认为这个地层和霸王龙属(ティラノサウルス、Tyrannosaurs)以及三角龙属(トリケラトプス、Triceratops)属于一样的时代,因此这次发现恐龙的骨骼化石被认为对于“当时恐龙的哪些类群比较繁荣,如何分布”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可以发现全身的骨骼化石,那么“在世界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标本”。
这个恐龙的骨骼化石将在7月18日至12月1日在鹉川町立穂別博物馆展出。(化石网uua.cn/兽王 编译)2013-07-28
注意:转载请注明来源:化石网/兽王 编译,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
- ·盘点云南境内的有名化石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