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速递 > 正文

中国早白垩世一适应攀援习性的强壮反鸟类——肖台子强壮爪鸟
2014-06-25 11:09:50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肖台子强壮爪鸟(Fortunguavis xiaotaizicus)正型(王敏供图)肖台子强壮爪鸟(Fortunguavis xiaotaizicus)肩带复原(王敏供图)(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14年5月出版的美国《


肖台子强壮爪鸟(Fortunguavis xiaotaizicus)正型(王敏供图)



肖台子强壮爪鸟(Fortunguavis xiaotaizicus)肩带复原(王敏供图)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14年5月出版的美国《古脊椎动物杂志》(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第34卷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邹晶梅完成的“中国早白垩世一适应攀援习性的强壮反鸟类”的研究成果。

该反鸟类新标本发现于辽宁省建昌市早白垩世的九佛堂组,新鸟在头骨、叉骨和跗蹠骨等具有明显不同于其它已知反鸟类的特征组合。特别是,新鸟骨骼的粗壮程度明显超过热河生物群发现的其它个体大小相近的反鸟类,据此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肖台子强壮爪鸟(Fortunguavis xiaotaizicus)。

通过对强壮爪鸟叉骨的复原,研究人员发现新鸟的叉骨支在侧视时,具有背——腹向弯曲的形态。弯曲的叉骨支普遍见于现生鸟类,但在已知的反鸟类中,叉骨支缺乏弯曲。弯曲的叉骨支对鸟类飞行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增加翼部的牵引能力,从而抵消在飞行时所受到的阻力。弯曲的叉骨支是今鸟型类的典型特征,新鸟的发现,表明这一进步的肩带特征是在反鸟类——今鸟型类平行演化的过程中获得的。

鸟类脚爪的弯曲程度与其习性具有相关性,强壮爪鸟的手部爪节和脚爪发达,其弯曲程度甚至超过多数现生的攀援鸟类,同时新鸟爪节的形态特征与现生善于攀援的鸟类相似,表明强壮爪鸟适应攀援,而这一独特的习性也是在反鸟中的首次发现。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97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相关热词搜索:早白垩世 反鸟类 肖台子强壮爪鸟

上一篇:丁家二沟动物群中的达氏铲齿象新材料及其生物学意义
下一篇:海相幻龙是如何在海里自我推动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