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盆地发现一种新的晚中新世柴达木兽化石
2014-02-21 16:41:42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短吻柴达木兽(Tsaidamotherium brevirostrum),正型标本(史勤勤供图)

短吻柴达木兽(Tsaidamotherium brevirostrum),雌性头骨(史勤勤供图)

柴达木兽头骨及下颌线条合成图(a)和头部复原图(b)(史勤勤供图)
(化石网)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史勤勤博士在临夏盆地发现了一种新的晚中新世柴达木兽化石,其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57卷2期)上。
柴达木兽(Tsaidamotherium)是一种体型中等的麝牛类牛科动物,生活于晚中新世早期。柴达木兽的角的形态十分特殊复杂,可称之为“角器”:顶骨之上有一个大的圆盘形的骨质结构,称后角盘;真正的角心退化,位于角盘之前、眼眶上方,并且两侧角心不对称。这种近似“独角”的角心形态在所有牛科动物中绝无仅有。最早的柴达木兽化石发现于中国青海柴达木盆地,材料稀少,并自步林1935年首次报道以来,一直再无此类化石发现。而临夏盆地柴达木兽的发现是相隔七十多年之后的该类牛科动物的第二次发现。
临夏盆地的柴达木兽新种——短吻柴达木兽(T. brevirostrum)在年代上与属型种大致相当,但新种的真正的角心部分更加退化,额窦缩小位于角器之下,代表了一种更加特化的类型。新种的发现还补充了柴达木兽的面部特征,包括鼻骨极度退缩并增厚,鼻孔侧缘生长赘生骨疣,上颌骨短而高等等,这些面部特征同样特化而罕见。
柴达木兽的角器后部形态类似现生麝牛角心基部的赘生骨疣,因此其角鞘形态可能也与麝牛角鞘基部类似,呈圆形隆起,而非常见的直立角鞘。尽管柴达木兽的角盘与头骨的纵轴之间存在微弱的扭转,但角盘本身及头骨都为对称结构。柴达木兽的面部很短,鼻孔窄高,表明其或许与现生高鼻羚羊、羚牛类似,具有一个扩大的鼻腔,以适应相对寒冷的气候环境。临夏盆地的柴达木兽化石产地位于盆地的西南边缘,其环境特征或许与盆地中央稍有不同。虽然柴达木兽的化石材料十分稀少,但其分布范围较广,并有可能分布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狭长山林地带。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574阿尔卑斯山出土2.5亿年前鱼龙化石 曾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
- 335迅猛龙等双足行走掠食性恐龙奔跑时可以达到每小时45公里...
- 199埃及发现“死神鲸”化石——4千3百万年前水陆两栖的鲸鱼祖先
- 197德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发现最古老的巨蟒化石
- 183马克思·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与大白鲨竞争或导致巨...
- 161科学家新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沧龙 有鲨鱼一样锋利的切牙
- 157新研究认为霸王龙分为三种不同的身体类型:还有女王暴龙...
- 156英国最出色的“化石猎人”在怀特岛发现巨大的鳄鱼脸恐龙...
- 141科学家公布有史以来最大的人类家谱 可追溯到10多万年以前
- 140阿根廷安第斯山脉发现“死亡之龙”:像校车一样大的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