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发现奥陶纪中期燧石团块保存的微体藻类化石
2021-11-13 10:45:40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中国塔里木盆地北部的YJ -1井奥陶纪中期一间房组燧石中的化石藻类(化石网整理)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奥陶纪时期,全球多个地区广泛沉积硅质岩,其中包括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东部。尽管奥陶纪深

中国塔里木盆地北部的YJ -1井奥陶纪中期一间房组燧石中的化石藻类
(化石网整理)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奥陶纪时期,全球多个地区广泛沉积硅质岩,其中包括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东部。尽管奥陶纪深海燧石的微观古生物学有相对较好的记录,但奥陶纪浅海燧石的微体化石组合却知之甚少。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孟凡巍、燕夔副研究员,袁雪君硕士等与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张智礼、李慧丽高级工程师合作,对中国塔里木盆地北部的YJ -1井奥陶纪中期一间房组的钻孔碳酸盐岩岩芯进行研究,在碳酸盐岩中发现了大量燧石结核。此前,中国奥陶纪微体浮游藻类化石(疑源类)基本来自页岩浸泡,此次研究是国内首次对奥陶纪燧石相化石进行研究,丰富了对奥陶纪生物圈的认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SCI杂志《碳酸盐和蒸发岩》(Carbonates and Evaporites)上。
通过对燧石结核进行切片研究,发现其中包含丰富的化石藻类组合,共计11个属13种的浮游藻类化石(疑源类),以及丝状蓝藻;进而揭示了中奥陶世燧石相的生物组合面貌。该生物组合表明当时是一个深海环境,这一推断得到了岩石学和其他动物学证据的证实。
燧石中的疑源类化石组不仅可以与全球同时期其他地区组合进行对比;也可用于露头及井下生物地层对比,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指导意义。
本次研究得到国家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中以合作项目,以及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的共同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Zhang, Zl., Meng, Fw., Zheng, Qf. et al. Microfossils from nodular cherts in the Middle Ordovician Yijianfang Formation carbonates (Well YJ1X), Tarim Basin, China. Carbonates Evaporites 36, 38 (2021). https://doi.org/10.1007/s13146-021-00689-7.
上一篇:上个冰期的全球温度重建显示今天的气候变暖是“史无前例”的
下一篇:内蒙古二连盆地中始新世地层中的一类原始偶蹄类化石——二连豨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