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43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南极冰盖的新证据
2021-04-05 09:48:08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发现43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南极冰盖的新证据(化石网整理)据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译:由肯特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的马提亚斯·范·辛内肯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空间科学家研究小组,发现了43万年前低空陨石撞击南极冰盖


发现43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南极冰盖的新证据
(化石网整理)据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译:由肯特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的马提亚斯·范·辛内肯博士领导的一个国际空间科学家研究小组,发现了43万年前低空陨石撞击南极冰盖的新证据。 据推测,这些小行星陨石直径至少有100米,并且高速度坠向了南极东部的这处山顶冰盖。
这种由单颗小行星撞击引起的爆炸,被描述为中等程度的爆炸——因为它比空中爆炸大,但又比撞击坑事件小。
碎片的球状体、微量元素化学和高镍含量证明了回收粒子的外星性质。它们独特的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它们在撞击羽流中形成时,与来自南极冰盖的氧发生了相互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这次撞击的危险性,远比分别发生在1908年和2013年的通古斯和车里雅宾斯克事件要大得多。
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指导了地质记录方面的一项重要发现,因为这类事件的证据非常稀少。以往,撞击粒子往往很难以识别和表征。
这项研究强调了重新评估中型小行星威胁的重要性,因为类似的着陆事件可能会产生类似的粒子。这样的事件会在一大片区域上造成完全的破坏,相当于热喷流与地面相互作用的区域。
研究人员们提出,未来的研究可能会侧重于在不同目标上识别类似事件,比如岩石或浅海地下室,因为南极冰盖只覆盖地球陆地表面的9%。研究也可能用于识别这些事件在深海沉积物岩心的沉积过程。
“虽然着陆撞击事件如果发生在南极洲上空,可能不会威胁到人类活动,但如果它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上空,就会造成数百万人的伤亡,并在数百公里以外造成严重破坏。”
论文链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14/eabc1008
上一篇: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巨型小行星是如何造就现代热带雨林的?
下一篇: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大灭绝事件后陆地上的生命是如何恢复的?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