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学报》:中国北方晚更新世中期MIS 4阶段环境变化与古人类活动的研究成果
2021-02-11 13:38:29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楼房子遗址出土主要石器类型的线图(A:盘状石核;B、C:锯齿刃器;D、E: 刮削器;F、G:凹缺器;H、I:尖状器;J、K: 齿状器;L:石锤)。(化石网整理)据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近日,云南

楼房子遗址出土主要石器类型的线图(A:盘状石核;B、C:锯齿刃器;D、E: 刮削器;F、G:凹缺器;H、I:尖状器;J、K: 齿状器;L:石锤)。
(化石网整理)据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近日,云南大学张虎才研究团队与国内研究人员合作在国际著名专业期刊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人类进化学报) 以“An updated chronology and paleo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for the Paleolithic Loufangzi site, North China”为题在线发表了关于我国北方晚更新世中期MIS 4阶段(距今71–57 ka)环境变化与古人类活动的研究成果。
距今71–57 ka是现代人类(Homo sapiens)演化的一个关键时段,国际流行并被广泛认可的人类演化经典理论是“走出非洲”说。关于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问题,近几十年来围绕“非洲起源说”和“本土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其中东亚人类MIS 4阶段活动证据的缺失一直以来是对“本土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说”关键性的挑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此时段区域环境的恶化造成了本土人类在东亚地区的灭绝,进而现代的东亚人都是之后从非洲扩散而来。因此,发现并深入研究MIS 4阶段东亚地区人类活动的证据和生存的环境对解决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甘肃庆阳地区(1920年出土了中国第一件具有地层指相的旧石器)楼房子遗址进行系统的地层对比和地层OSL年代研究,并依据古气候指标(孢粉等)分析,揭示楼房子上文化层年代在MIS 4时期,且此阶段区域的环境状况比较严酷。通过上文化层出土的石器类型对比,发现存在类莫斯特石器工业元素——莫斯特工业以大量使用勒瓦娄洼技术和石片作毛坯加工精致的刮削器、尖状器为标识,广布于同时代的欧洲、非洲和西亚,但在东亚极少发现。
此次楼房子遗址MIS 4阶段人类活动及环境研究成果的发表,为东亚地区该时段人类存在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有能力适应和生存在当时较严酷的环境条件,而不是被动的灭绝。楼房子遗址中类莫斯特石器的出现和大量存在,意味着此类不同于东亚地区之前普遍存在的传统石片工业类型可为扩大食物利用范围提供技术支持,早期人类通过石器工业技术革新来增加食谱范围以适应多变而严酷的自然环境,突现了东亚地区早期人类对各种生态环境的卓越适应能力。
本研究结果从区域人类活动的连续性方面强有力的支持本土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学说,这为准确认识东亚地区现代人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最新证据,具有一定实质性的贡献。
该成果由云南大学师资博士后彭卫博士为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张虎才教授(合作导师)和兰州大学黄小忠教授为通讯作者联合发表。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evol.2020.102948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