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莱氏蕨在全球泥盆纪不同地质时期和古气候带的时空分布模式
2020-10-15 15:17:45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南京古生物所泥盆系工作团队成员在云南盘溪地区采集化石样品现场工作图云南盘溪中-晚泥盆世地层中所产出的Leclerciqa(莱氏蕨)石松类和竹节石化石莱氏蕨在泥盆纪不同时期的时空分布模式(化石网整理)据中国科学

南京古生物所泥盆系工作团队成员在云南盘溪地区采集化石样品现场工作图

云南盘溪中-晚泥盆世地层中所产出的Leclerciqa(莱氏蕨)石松类和竹节石化石

莱氏蕨在泥盆纪不同时期的时空分布模式
(化石网整理)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泥盆纪是植物登上陆地的早期阶段,全球不同古陆均已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植物群,植物地理分区的现象也已经显现。泥盆纪植物中已经可以识别出独特的地方型属种和全球广布型属种。Leclerciqa(莱氏蕨)是研究非常充分的一种泥盆纪原始鳞木类石松植物,长期以来,除了华南以外的全球泥盆纪古陆上均有其化石记录被广泛的报道,而华南泥盆纪植物群则主要以地方型属种为主。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洪河、王怿,助理研究员黄璞、张小乐、乔丽、卢建峰,助理工程师陈焱森,博士生汪瑶等,基于云南盘溪所发现的莱氏蕨植物大化石标本以及该植物相关的全球化石产出记录,开展了基于植物化石与大数据结合的研究,发现了莱氏蕨在全球泥盆纪不同地质时期和古气候带的时空分布模式。相关成果已收录于《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专辑The Gaia Files: Co-Evolution of Land Plants and Climate at Geological Time Scales中。
本次研究的植物大化石标本仅有一块,来自于云南盘溪中-晚泥盆世地层中,通过植物形态学证据可将该植物鉴定为莱式蕨。这是莱氏蕨在华南泥盆系的首次发现,也是莱氏蕨全球泥盆系分布模式种截止目前的最后一块拼图。与该植物化石一同保存的还有竹节石化石等。
研究工作还通过莱氏蕨植物大化石及其孢子的全球化石产出记录数据,利用部署在大数据中心GBDB的古经纬度转换以及ArcGIS软件,将莱氏蕨的分布情况投点到了相应的古地理图上,获得了该植物的全球时空分布模式。结论表明,莱氏蕨在早泥盆世起源于欧美古陆,到中泥盆世扩散到了全球所有的古陆和古气候带上,至晚泥盆世之后发生了灭绝。
本项研究受到中国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Xu H-H, Wang Y, Chen Y-S, Huang P, Zhang X-L, Wang Y, Qiao L, Lu J-F. 2020.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Leclercqia (Lycopsida), with its new discovery from the Middle to Upper Devonian of Yunnan, South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560. 110029. 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0.110029.
上一篇:贵州首次利用古DNA对惠水清水苑大洞遗址进行研究 逐步揭开人类迁徙的“秘密”
下一篇:人类粮食驯化的历史——以水稻为例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