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人类父爱是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而产生的一种伙伴关系
2020-04-30 15:12:59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人类父爱是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而产生的一种伙伴关系(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唐一尘):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雄性能够照料后代。美国和法国的研究人员4月28日在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人类父爱是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而产生的一种伙伴关系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唐一尘):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雄性能够照料后代。美国和法国的研究人员4月28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报告称,人类父爱出现的确切时间尚不清楚,但一种新的理论认为,人类父爱是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而产生的一种伙伴关系。研究人员称,这一理论关注的是排他性伴侣之间的契合带来的好处,这种契合使男性和女性的力量能够互相扶持,并供养他们的后代。
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解释人类是如何成为父亲的。父亲关怀在哺乳动物中很少见,但在现代人类社会中却很普遍。这也是人类与其他大型类人猿的一个明显区别。
关于人类父爱进化的一个解释是,女性优先与能提供食物的男性结合,而男性则以食物换取女性的忠诚。但这种解释存在局限性。相反,研究人员认为,生态变化足以引发父亲角色的巩固。
该研究提出了父亲供给理论,其关键是互补性——实质上是男女之间的合作,以及男性之间的合作。互补性是能增加人均收益的协同效应,它可能来自劳动力的分工和/或资源的集中。互补之路大约始于800万至500万年前,当时非洲正在逐渐变干,人们对营养丰富、品种多样、分布广泛、相对难以获取的食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互补性可能源于两性各自获取营养物质的不同:男性获得的蛋白质和脂肪,与女性获得的碳水化合物搭配得很好。因此,饮食对动物产品的依赖是古人类互补性的一个关键特征。这种互补性也导致父亲提供的食物对后代生存影响的大幅增加。
实际上,这些讨论始终围绕着“父亲”和“渣男”两种角色展开。研究人员指出,利用进化博弈论,互补性可以使“父亲”获得比“渣男”更适合的优势,尽管在某些情况下,“父亲”仍然可能与“渣男”共存。但如果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特征,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的数量会增加。研究人员还指出,从理论上讲,将父爱进化与生态变化联系起来,可以让人们对古生物学和考古学记录作出新预测。
相关论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73/pnas.1917166117
相关热词搜索:人类
上一篇:《前寒武纪研究》:华北西缘贺兰山中元古界沉积地质学研究新进展
下一篇:《自然》杂志:新研究表明棘龙肯定是游泳高手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1342021年十大恐龙新发现:怪异甲龙尾部长着“阿兹特克剑”
- 93古生物学家认为牛角龙属不是三角龙属
- 57陆地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长颈蜥脚类恐龙喜欢生活在地...
- 52“怪物”触手微生物L. ossiferum或为复杂生命的祖先
- 50葡萄牙晚侏罗世格氏蛮龙:欧洲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掠食性动物
- 48700万年前现代人类从黑猩猩祖先进化中分离出来 今天仍在...
- 48杜克大学收藏的化石研究发现以前未知的3000万年前非洲大...
- 45来自青藏高原冰河的冰芯发现1万5000年前的古老病毒
- 44美国“地狱溪地层”琥珀装有疑似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并导...
- 43古生物学家发现恐龙新物种Ubirajara jubatus 肩膀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