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古近纪恐龙大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小行星撞击而不是极端火山活动
2020-01-17 15:35:02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白垩纪-古近纪恐龙大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小行星撞击而不是极端火山活动(Credit: © lassedesignen Adobe Stock)(化石网报道)据EurekAlert!:对保存完好的海洋钻探和全球温度记录进行分析的研究人员为

白垩纪-古近纪恐龙大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小行星撞击而不是极端火山活动(Credit: © lassedesignen / Adobe Stock)
(化石网报道)据EurekAlert!:对保存完好的海洋钻探和全球温度记录进行分析的研究人员为这样的理念增添了支持,即白垩纪-古近纪(K/Pg)大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小行星的撞击而不是极端的火山活动。他们的新研究评估了德干地盾(Deccan Traps)中因火山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温度的影响。根据他们的结果,火山气体可能对大灭绝后不同物种崛起的成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并非由其驱动了最初的事件。
六千六百万年前,两次行星规模的灾难性事件(即小行星撞击和大规模火山爆发)毁损了地球的表面以及在其上活动的大多数生命形态,并使恐龙的长期统治终结。要梳理德干地盾大量熔岩与发生在跨越白垩纪-古近纪(K / Pg)关口的物种灭绝的相对影响一直是一个挑战...而K/Pg灭绝的原因仍不确定。
与以前的关于德干火山活动的研究(它们主要聚焦于熔岩的堆积)不同,Pincelli Hull和同事对火山爆发与环境更为相关的方面(即气体释出)进行了评估。Hull 等人通过模拟对在几种场景中德干气体释出的时间及二氧化碳和硫排放对地球温度的长期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将这些结果与跨越K/Pg灭绝事件的地球古温度记录进行了比较。结果提示,至少有50%或更多的主要德干气体释出发生在小行星撞击之前很久,而不是在刚发生撞击之前。
他们说,因此,只有小行星撞击与大灭绝事件相符。他们提出的这一气体释出的时间会导致碳循环改变,后者使海洋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可能限制了否则在物种灭绝后的德干火山活动预计会导致的全球暖化。作者说:“德干火山活动可能促成了灭绝后[新生代物种和群落崛起]的成形。”
上一篇:寒武纪至早期三叠纪海洋无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的高分辨率综述
下一篇:机器学习大大降低了对古生代生物多样性理解的不确定性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