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
2014-04-17 15:10:35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泥盆纪Devonian Period
泥盆纪是古生代的第四个纪。“泥盆”一词来自英国西南的泥盆郡(Devonshire),由于这一时期的地层首先在此地研究,故就地取名(Se-dgewick及Murchison 1839)。日文音译,我国沿用。泥盆纪开始于距今4.16亿年,延续了5600万年。泥盆纪分为早、中、晚三个世。
由于志留纪末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促进了泥盆纪生物界的重大变化。陆生植物进一步发展,早、中泥盆世以裸蕨植物为主。早泥盆世后期出现了原始的石松类,中泥盆世出现了原始鳞木、原始楔叶类和原始真蕨类,至晚泥盆世出现了原始石松类的斜方薄鳞木和裸子植物的古蕨羊齿。海生动物中的正笔石类中只有单笔石延续到早泥盆世,三叶虫大量减少,而四射珊瑚进一步发展,如早至中泥盆世广泛分布的拖鞋珊瑚;腕足类中石燕类极为繁育,穿孔贝类的鸮头贝在中泥盆世分布也很广泛。原始菊石类出现了,如晚泥盆世的棱角石类和海神石类。竹节石和牙形石也很发育。由于无颌类和盾皮鱼类等鱼形动物大量繁育,故又称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如中泥盆世的沟鳞鱼等。泥盆世大西洋动物群与印度洋、太平洋或南太平样动物群没有多大差别,可以合称为欧亚古地中海动物区。
泥盆纪晚期,两栖动物开始出现
由于加里东运动的结果,北欧格罗平地槽区褶皱隆起,形成了广大陆地,并堆积了陆相“老红砂岩”。当时海水主要集中在古地中海区,向北进入乌拉尔海槽,泛滥于俄罗斯地台、捷克摩拉维亚、德国莱茵区、法国北部、英国南部。向东经喜马拉雅、昆仑、南天山海槽,直达华南。
这个生物区,在早至中泥盆世,以含有拖鞋珊瑚和鸮头贝为其特征,其范围远及北美西部。北美东部的泥盆纪动物群与我国东北北部、内蒙、北关山、苏联西伯利亚东南部所产动物群相近,以不含拖鞋珊瑚和鸮头贝为其特征,应属北极太平洋区或北太平洋区。至晚泥盆世,海水互通,以尖棱菊石海神石为代表的动物群,广泛分布。
相关热词搜索:泥盆纪

评论排行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2)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2)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1)
- ·盘点云南境内的有名化石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