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能感知外界温度是否合适
2015-02-15 13:56:24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在果蝇中发现了一种前所未知的味觉受体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7日报道,最近,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科学家在果蝇中发现了一种前所未知的味觉受体,能感知外界温度是否合适,而不是感知气味或味道。其他一些传播疾病的昆虫,如蚊子和采采蝇也有这类感受器,因此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能帮人们更好地掌握昆虫是怎样确定一个温血动物“猎食”目标,继而传播疾病的,并有望开发出相关的驱除或诱捕工具。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本周的《自然》杂志网站上。
这种温度受体叫做Gr28b,属于一类味觉受体蛋白家族,这类蛋白家族一般是对味道和气味起反应。在猎食昆虫中,该家族的其他味觉受体是用来闻二氧化碳的味道,品尝糖、咖啡因之类的甜苦味道。论文合著者、该校行为基因组学国家中心生物学教授保罗·加里迪说,虽然科学家对这类受体已研究了十多年,却从未把它们跟温度感知联系起来。但Gr28b却负责感知外界温度,并在外部温度超过果蝇的“刚刚好”区域时,引发它们的迅速反应。
“刚刚好”准则适用于动物的生存繁衍,动物在适当的环境温度下能繁荣昌盛,太热会受不了,太冷也会冻僵。为了能找到一个舒适的环境区域,它们进化出了极为敏感的温度感受器,以探测一个相对狭窄的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里它们能生活得最好。但迄今为止,科学家对这些温度感受器是怎样运作的还知之甚少。
叮咬人畜的昆虫,如蚊子,会被二氧化碳和热量所吸引。加里迪说,你注意过蚊子好像总爱叮血液最多的地方吗?因为那里是最温暖的部位。“如果能找到蚊子的温度受体,就可能开发出一种更有效的驱蚊剂或捕蚊陷阱,”加里迪说,“在果蝇体内发现的这种新的温度感受器,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其他昆虫中怎样发现相似受体。”
这一发现显示昆虫在感知温度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外两套系统,其他昆虫也可能有类似系统,包括那些传播疟疾、昏睡病的昆虫。更多了解昆虫的热反应机制,人们就能更多掌握昆虫是如何随全球温度的升高而迁移,并传播疾病的。加里迪说:“本研究为理解动物的热反应机制开辟了新途径。热量探测对昆虫行为非常关键,而这些昆虫能传播疾病,杀死作物并影响环境。”
来源:《科技日报》(2013-8-9 二版)(常丽君)
上一篇:宽吻海豚可记得二十年前同伴的哨声
下一篇:蓝鲸交配和求偶行为存在很多未解答的问题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