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偏远山脉地区最新发现荧光粉红色蛞蝓和一种肉食性蜗牛
2015-02-06 14:39:54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澳大利亚偏远山脉地区最新发现两支新物种,体型较大的荧光粉红色蛞蝓和一种肉食性蜗牛。
图1: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发现一种奇特的大型粉红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主要以苔藓为食
图2:左图是Triboniophorus graeffi蛞蝓,右图是肉食性蜗牛
图3:栖息两种新物种的卡普塔尔山脉丛林
粉红色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肉食性蜗牛则以素食蜗牛物种为食,这两种奇异的新物种发现于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距离悉尼大约520公里。当地居民报道称曾看到过一种奇特的粉红色蛞蝓,尤其是在大雨之后,近期,生物分类学家才正式该物种归入红三角蛞蝓,将它命名为“Triboniophorus graeffi”。
科学家认为粉红色蛞蝓的历史可追溯至冈瓦那大陆,1.8亿年前两个大陆板块形成泛古陆的一部分,这两个大陆形成了现今澳大利亚。蛞蝓新物种生活在100平方公里的一个独特山顶地区,它的近亲物种发现于新西兰和南非地区。
肉食性蜗牛被认为是卡普塔尔山脉地区非常独特的物种,是唯一在同一地区猎杀其它素食陆地蜗牛的物种。科学家认为以上两个新物种起源于澳大利亚东部潮湿雨林,1700万年前,一次火山喷发导致该地区变得干旱,仅保留小块雨林生态环境,这很大程度地限制了无脊椎动物的生存方式。
这种蛞蝓平时白天将身体掩埋在发霉树叶之下,有时夜晚会数百只爬出来吞食树上的霉菌和苔藓。它们长着与众不同的鲜艳粉红体色。
基于发现这些罕见奇特的物种,新南威尔士州科学委员会初步决定将卡普塔尔山脉地区列为“濒危生态群落”,这意味着对该地区进行最高级别的生态环境保护。
它们进化起源于低地祖先物种,而现在被迫栖息在相对隔离的环境,并且正在逐渐变得更加干燥,温度升高1-2度将使它们栖息的山顶环境变得干旱。
腾讯科学(悠悠/编译)2013-05-31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