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发现 > 正文

非洲"食人狮"处境尴尬 可能面临灭绝危险
2015-01-20 12:49:56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非洲肯尼亚察沃地区的食人狮曾经一度震惊世界。而现在,由于当地农场主纷纷拿起了武器开始反抗这些狮子攻击其家畜的暴行,可能导致它们面临灭绝的危险。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1月11日报道,由于食人狮经常攻击

    非洲肯尼亚察沃地区的“食人狮”曾经一度震惊世界。而现在,由于当地农场主纷纷拿起了武器开始反抗这些狮子攻击其家畜的“暴行”,可能导致它们面临灭绝的危险。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1月11日报道,由于“食人狮”经常攻击该地区农场主饲养的牛羊等牲畜,现在人们纷纷拿起武器对这些狮子“大开杀戒”。美国纽约州博物馆哺乳动物监护人罗兰·凯表示:“如果按照目前这种趋势一直发展下去,并且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的话,那么这些非洲狮可能会面临灭绝危险。”

    夺走135人性命 “食人狮”被拍成电影

    肯尼亚察沃地区栖息的狮子与人类的关系长时间以来就一直充满着矛盾的味道,1898年发生的一系列狮子攻击人的事件就是最明显的证据。

    1898年,肯尼亚的一些筑路工人正在察沃地区修建一座桥梁。两只雄性肯尼亚无鬃狮频频出现在这里,并对这些筑路工人发起了猛烈地袭击。这场袭击持续了9个月的时间,共造成135名工人死亡,并且还使当时维多利亚湖和蒙巴萨之间铁路工程的进度受到了影响。那时,人们无不“谈狮色变”。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好莱坞还将这件事拍成了电影。这部由美国人瓦尔·基尔默和迈克尔·道格拉斯共同主演的影片——《魔鬼与黑暗》公映后,再次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应。一时间,非洲“食人狮”在人们心中成了“恐怖”和“血腥”的代名词。

    后来,那两只作恶多端、噬血成性的“食人狮”最终被人们捕杀,它们的皮毛也被送入芝加哥野生博物馆收藏。科学家们还对这两只非洲狮的牙齿和骨骼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找到它们频频攻击人类的原因,但是研究结果却不尽相同。

    狮子处境尴尬 研究者致力于保护工作

    与1898年相比,目前这些察沃狮的处境不免有些尴尬。在丧失了往日“横行霸道”的威风的同时,由于人们的报复性伤害,这种狮子的数量也急剧减少。目前,察沃狮只在肯尼亚东南部的察沃国家公园里才是受保护对象。对此,罗兰·凯表示,他不相信单单凭着该国家公园的举措,就能使这些狮子很好地受到人们的长期保护。他指出,这种食肉动物需要广阔的生活空间,因此有些狮群栖息在察沃国家公园之外。他说:“由于国家公园的存在,这一地区成为狮群较集中的地区。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加强保护措施,这意味着对那些徘徊在公园周围的狮子也应该进行保护。”

    察沃国家公园占地2万多平方公里,被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是非洲最大的国家野生动物公园之一。

    在罗兰·凯寻求保护这些非洲狮,让它们免受更多伤害的同时,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布鲁斯·派特森、肯尼亚Tsavo研究中心的塞缪尔·Kasiki和肯尼亚泰塔研发中心的埃迪文·斯勒普也加入到了这一队伍之中。 

    去年,这一研究小组公布了它长期调研的结果——一份关于察沃地区狮子生存现状的报告。这份报告还被发表在《生物保护》(Biological Conservation)杂志上。

    研究者发现,当大雨降临到这个干旱的热带草原时,狮子更容易将当地农场主饲养的牲畜当作美餐。而在干旱时节,这一地区的大部分水源都干涸了,迫使水牛、非洲大羚羊和其它动物不得不聚集到仅存的水源周围。这时,狮子也就常常出没在水源附近,伺机捕食这些天然的猎物。雨季来临后,地区大大小小的水坑又被填满,羚羊等食草动物也不再为了饮水而聚集在一处,狮子要想捕食它们也就要多费些力气。这样一来,附近农场里饲养的牲畜就更容易成为狮子的食物来源。

    对此,罗兰·凯解释到:“狮子并不在乎是下雨还是不下雨,它们关心的是食物。如果它们食不果腹,那它们就会去捕食非天然的猎物。”

    在了解了地区性环境和生态环境对狮子捕食天然猎物的影响后,环境保护者和当地农场主也许能够解决狮子与人们饲养的家畜之间的矛盾。

    罗兰·凯指出,由于知道了下雨时狮子更容易攻击家畜,那么当地的农场主就可以在雨天时多加警惕。他说:“就像美国的恐怖袭击预警系统一样,它可以让人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提高警惕,什么时候可以适当放松。同样的道理,在雨季,农场主们应该多加留心;到了旱季,他们就可以放松一下了。”


来源:国际在线 2007-01-12

相关热词搜索:非洲 食人狮

上一篇:沙漠花豹
下一篇:世界仅存约20头 王猎豹亮相澳大利亚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