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足猫
2015-01-18 13:21:29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拍摄:Charles Perrien
黑足猫是野生猫科动物中个头最小的种类之一,这漂亮的小东西体长不到50cm,雄性黑脚体重也才2.2公斤,而雌性只有1.5公斤注(1)。黑脚的被毛柔软而浓密,颜色从淡茶金到红棕色不等,被毛上还有深棕/黑色的条形或点状纹路点缀,而下巴、胸腹和四肢内侧则是浅色的。它的尾巴有些类似虎斑家猫那样环绕着黑色条纹,尾尖也是黑色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它的肉垫不但也是黑色的,而且上面覆盖着黑色长毛,以防止它们在灼热的沙地上行走时被烫伤,当然它的英文学名就是根据这个富有特色的黑毛脚而来~ :)黑脚的头骨比较宽大,耳尖微圆。即便在平常的时候,这些小家伙们也常把耳朵向后背,呈“进攻”姿态,不,别以为这是因为它们脾气坏,要知道这些小家伙生活在找不到什么遮掩物的地带,捕猎的时候经常一览无余,不过把耳朵放平至少在心理上让人觉得被猎物发现的机会少了几分吧。
根据地图显示,大家可看出黑脚的分布范围很小,只在非洲南部的纳米比亚、南非、博茨瓦纳以及安哥拉南部有分布,生活在那里的草原、台地、沙漠沙洲等地带,包括那里的卡拉哈里沙漠和卡鲁台原,在那里,啮齿类动物和鸟类构成了它们绝好的食物来源。
别看黑脚个头小,人家捕起猎来的劲头可绝对不是盖的。有人看到这些独来独往的小东西攻击比它们体型大四倍的小羊,进攻的时候它们会跳起一口咬住小羊的喉管,直到静脉被它的利牙穿透才跳下来。当地人甚至传说这些小东西能干掉一头长颈鹿!虽说传闻一定有夸大的成分,不过由此可窥见它们的勇猛顽强。黑脚的食物来源主要还是啮齿类动物,这占了它食谱2/3的分量。一只黑脚一年能消灭掉3000只鼠类(真是勤快好同学啊)。除了啮齿类动物和鸟类,它们也吃昆虫,鸟蛋,爬行动物等等,由于所处生存地带干旱,这些食物也是它们补充水分的主要来源。
黑脚也属于夜行动物,为了躲避酷热,白天它们多躲在白蚁山或其他动物的弃穴里,晚上则出来捕食。由于沙漠地带食物较少,这些小家伙们为了果腹往往要跋涉十多公里。根据无线电遥测显示,雌性黑脚的活动范围高达12平方公里,而雄性还要更多。
到了12-20月大的时候,黑脚就步入了性成熟阶段。和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黑脚也属于独居动物,雌性雄性只在交配的时候才会走到一起。经过63-68天的孕育,雌性会产下1-4胎的小宝宝,并独自抚养孩子。为躲避天敌它们不得不在养育孩子期间频繁更换巢穴,真是辛苦的妈妈。好在孩子们的成长速度比家猫快多了,3个月后,宝宝就可以离离开艰辛的妈妈独立生活了~
目前黑脚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它们本来就数量稀少,不但需要面对人类活动带来的威胁,往往还会成为毒杀狞猫的牺牲品。此外,对黑脚构成威胁的肉食动物也有不少,豺、蛇、大型的猫头鹰都可能造成它们的死亡。现在它们还需要面临一个新的威胁:和家猫的杂交淡化了它们的血统(浪漫的威胁~ 汗~)。目前南非和博茨瓦纳已对它们采取全面保护措施,CITES也将其列入附录I。
2007-01-12
相关热词搜索:黑足猫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