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嫦娥三号今晚9时40分将月面软着陆
2014-11-04 08:42:23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落月后“嫦娥”、“玉兔”将沉睡至15日,“玉兔”分离后将以每小时200米的速度行走,开始我国首次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探。
预计今晚9时40分,嫦娥三号将结束绕月环飞,实现令人期待的月面软着陆,这是此次嫦娥三号任务最大的难点,也是任务成败的关键所在。嫦娥三号将在近月点15公里处以抛物线下降,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降为零。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2分钟。
随后,“嫦娥”、“玉兔”将沉睡至15日,“玉兔”从着陆器分离后,将开始它独自的勘探之旅。
将经历黑色12分钟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嫦娥三号预计将于今晚9时40分落月,具体时间或因轨道而有所偏差。
但这期间“嫦娥姑娘”并不清闲,她需要再次确认着陆敏感器、着陆数据后,对软着陆的起始高度、速度、时间点做最后的准备。
从15公里高度到安全降落到月球表面,嫦娥三号完全要依靠自动控制,完成降低高度、测距、测速、确定合适的着陆地,那时将面临新的挑战,被称为最为“惊心动魄”的一个阶段——动力下降段。
这一阶段地面测控基本已经“无能为力”,完成这一阶段需要约12分钟时间。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谭梅把这段时间称为“黑色750秒”。
当嫦娥三号在100米悬停时,除主发动机外,软着陆发动机开始工作。利用发动机点火反推,慢慢让它降下。为了避免扰动月球表面的月尘吹起,嫦娥三号在距离月球4米左右的位置将关闭反推力发动机,进行自由落体。
据了解,着陆探测器自距离月面15km高度的近月点开始,至降落到月面为止的全过程,这段过程需要制导、导航与控制(GNC分系统)三方面的完美结合,是区别于探月一期和以往卫星任务的根本。
整个落月过程需要GNC创造性地依次解决三大难题:认路——选路——辨路。具体说来,“认路”就是给着陆器自身定位,即依靠着陆器自身携带的设备来确定其相对于月面的位置姿态;“选路”就是要事先规划好路径免走冤枉路,也就是说设计一条着陆轨迹,在满足姿态、光照等约束条件下尽量减少燃料的消耗;“辨路”就是要分辨并躲避路上的坑洼之处,与国外落月过程相比,即在没有宇航员的情况下自主分辨月面障碍并主动避开障碍。
落月地形地貌要求高
据了解,在嫦娥三号从15公里到月球表面软着陆的过程中,着陆器还将同步开展月表地形、地质的研究。成功实现软着陆后,除了释放“玉兔”号月球车外,扎根月球的着陆器则将利用月基光学望远镜、极紫外相机等进行探测。
安全降落后,“玉兔”将与“嫦娥”分离,释放、解锁、从梯子上缓慢降到月球表面,开始以每小时200米的速度缓慢行走,开始我国首次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探活动。为了能让“玉兔”顺利地行走,避免被坑洼阻碍,对于着陆器落月选择的地形地貌提出了较高要求。
尽管嫦娥二号已经为嫦娥三号拍摄了优于1.5米分辨率的虹湾区域影像图,从宏观上看这一地区是平坦的,但是虹湾也并非一马平川的,仍旧存在坡度、石块。
然而,为了能够让嫦娥三号更好地避开这些危险,着陆器上还安装有“眼睛”,即测距测速敏感仪。在降落过程中,它可对月球表面快速扫描,甚至绘制出三维立体的月球表面影像供程序分析判断,并在100米高度悬停,最终把嫦娥三号平移到最佳的着陆点上空。
来源:《法制晚报》据新华社2013-12-14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