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之绚——非洲野生动物猎艳之旅
2014-07-12 21:32:27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12月1日午夜时分,北京不冷。应卡塔尔航空公司之邀,以引领国人做博览天下之客的博客旅游杂志出版人,与国内几家著名的旅行社的“总儿”们,热热闹闹的从北京登上了卡塔尔航空公司首航北京——多哈——内罗毕的航班。
|
10个小时的追日飞行,跨6个时区,卡塔尔航空公司五星级的美誉不是一天成就的。152·4厘米排距的公务舱, 180斤的我在这5种预制的电子控量座椅把上,却觉得十分阔绰有余。座椅上还有14关节部位的可控可调节的电机,把最舒适的劲儿给你准确无误的达到,无论是160度左右地躺,还是侧卧,只要不是趴着睡……一正餐、一早餐,冷、热、湿、淡、酸、甜、苦、辣、咸,海里游的、岸上走的、地里长的,一应俱全;15寸的电视就在眼前,15个频道:12个电影、2个卡通、2个运动、1个航班信息动态。几分俊秀的空中小姐带着几分洒脱,用英文、中文、阿拉伯文,时时在恭候、伺候着。
借着淡蓝的阅读灯,自然要看“走出非洲”。凯伦的笔端是非洲的想象与向往……10个小时,卡航班机准时降落在阿拉伯海湾小城——多哈,20度的气温很爽,小雨淅沥。2006年的多哈是亚洲运动会的多哈,机场在扩建。4个小时后,小雨停止,阳光又灿烂。卡航客中客车A330再次昂然从中东飞向东部非洲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也是就再次“暴撮”卡航丰盛的一顿美味羊排之后。一个最惬意的长盹儿,内罗毕国际机场就在脚下。
海拔高度表显示:内罗毕1200米。
天蓝、云白、阳光明媚。
第一个见面的是肯尼亚海关工作人员,一位长得很俏的“黑丫头”:标准的黑美人,奔儿头、直鼻、厚墩墩的嘴、水灵灵的鸭儿梨脸、明眸皓齿、黑发飘飘,加上金属配饰的海关服,很飒!
听说且我们是卡塔尔航空公司从北京飞内罗毕的VIP们,她十分开心,2分钟就“Welcome”!那笑吟吟的脸儿,至今还直在我眼前晃着……
树顶餐馆的烛光晚餐
从内罗毕到阿巴代尔野生动物国家公园要4个小时的汽车,肯尼亚龙人旅游公司的张红宇是地道的北京人,50岁的阅历,展现着他40岁在肯尼亚打拼,推展大事业的魅力。这个经历国企、民企、个企于一体的和蔼可亲的老大哥,磁石般地吸着我们。地接遇到了好人啦,缘分!那几个旅行社总儿们都这么说。对于到非洲肯尼亚来玩,张大哥精辟地概括为:北京把消费者叫上帝,在肯尼亚“您就是爷”!尽管处于非洲战乱与饥荒的中心,但肯尼亚百年无战乱,并把旅游客人一切的需求放在“爷”的位置上,于是,便发展成为整个非洲大陆国民经济最稳定发展的国家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更成为非洲野生动物的乐园,3000万肯尼亚人的家园,2000万世界旅游者的天缘……更何况树顶旅馆闻名百年,在几棵大树上渡过与“猛兽”共舞惊心动魄之夜,那是何等的刺激,可谓很多人追求的经典时光。1952年2月,英国现在的女王伊丽莎白,就在这棵树上得到了不列颠大英帝国的王冠!
路况还算好,车也还算快,由于是左舵行驶,开始有点不自在,特别是在仅容两车相错的山间的路,厚道的司机尽量把车开得很稳,时不时地重复我们刚刚说完的中国话,引来不少的欢笑。
在进入阿巴代尔山区时,小雨变中雨。车拐入一丛林后,便看见了一个小茅棚的指路标,ABERDARENAT.PARK。再行几十米,就进入了一个开阔带,一幢建在几棵大树身上的四层小木楼,在菲菲的雨雾中,显现眼前,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肯尼亚阿巴代尔树顶旅馆。
车门接铁门,人下车,我们匆匆地跑上窄窄的楼梯,进入二层一个大阳台的平层。铁门关闭,车歇人上楼,果然几只黑壮、足有2吨左右的非洲野牛,踢踢踏踏地走了过来。老张要求我们几遍,绝不准下楼出铁门!绝不准大声挑逗任何动物!绝不准扔抛杂物及任何食品!这就式阿巴代尔树顶旅馆的“法”,这也正是阿巴代尔树顶旅馆百年老店与野生动物和谐生存的天条天律,这也是非洲野生动物与人共同生活的基础所在!种族不同,平等共存。
风起云涌间,雨在突然间停止。一道彩虹飞架在阿巴代尔丛林与丘陵山地间。这时,一头巨大的公象从左侧山林上下来,进入树顶旅馆前的水池边,它警惕地用圆亮亮的小眼睛逡巡四周,然后就把粗壮的长鼻子放入水池,在发出一阵轰轰然的响声后扬鼻哗哗作响地把水送到肚子里。十几次后,甩甩小尾巴,扬鼻冲着几百米外的小树林长吼了几声:嚯!只见十几头大大小小的象,就像游击队一般,从丛林中簇拥着并由几只大耳朵的母象带着向树顶旅馆水池边集结,可怜又可爱的小象们在母象的肚皮底下,半倚着母亲粗壮的大腿,半趔趄着随象群跌到水池旁,而野牛们却很知趣地走开了……
好一阵象饮!以前只听说见过驴饮,现在可真开眼了。由于野生动物体内缺少盐分,在树顶旅馆前的水池边几百公尺的沼泽带,工作人员每隔几天就会在沼泽边上洒一些大粒海盐,这也是树顶旅馆百年生意经的重要经营手段,这种手段吸引着动物们,树顶旅馆的一带简直成了阿巴代尔百兽结集的乐园。脚下就是象群,你细观察:这是2个象族的大象群体,各自都有自己的头领,最先探路的那头公象身体硕大,仅那象牙就足有2米长,正在自己的象群边儿上巡逻,此时它悠闲得要命,竟然把长长的粗壮的鼻子盘起放在了象长上,时不时地向另一个象群发出低沉的吼声。象妈妈们则忙着补充水分,几头小象便挤在各自母亲肚下,使劲儿地吮奶。其他象们如同开会一般把头挤在一起,一只象俯首跪下前腿,用长长的象牙翻起浸着盐水的硬泥,在旁的几只象便分列有序地把翻起的盐泥用长鼻扫过来,用有着分叉肉抓的鼻头嗅着,把最有味儿地抓住,卷起直送口中,有条不紊,吃饱奶水的小象便依在母亲大腿边打起了盹,母亲时不时地用长鼻逗弄着小象的腰身……此时晚霞如火似丹,两家象群在“饮饱吃足”后,踏着夕阳,回归山林。
一对长3米的象牙,装饰在餐厅大门口,走入后烛光正点燃,我们吃到了最新鲜牛肉刺身,地道的红葡萄酒和嫩得入口即化的牛排,还有那有点咸却极其鲜美的牛肉汤。这些都来自于阿巴代尔大草原的恩赐!饭局散了才知道这些美味佳肴都是从20公里外保鲜运过来,树顶旅馆只能用电不可生火。饭后倚着大玻璃,小口呷着纯厚甘香的肯尼亚咖啡,听老张讲伊丽莎白如何由一个美丽妇女在这里一夜之间变成英国女王的故事,还有在睡觉时,听到很闷哑的铃声提示:一声是野牛,二声是土狼,三声是金钱豹。这是凯伦写得不完全的事。坐在伊丽莎白曾经做过的椅子桌旁,历经凡尘,多于事故的各色人等,心情一定是复杂多样的……
不知是阿巴代尔树顶旅馆太多的典故让我醉了,还是这树上旅馆的特殊气氛使我融入大自然沉沉地睡了,总之午夜大家是在看一只是豹还是土狼的争论中睡去,一直到天光大亮,一夜竟无梦!真是怪了,几十年躺下必做梦的神经居然也在阿巴代尔放假了。
纳库鲁有片绯红的云
从阿巴代尔到纳库鲁要走五个小时的汽车,途径世界文明的东非大裂谷和赤道。我们此时正是肯尼亚小水季之后,应该算中国的晚秋,气温不冷不热。东非高原平均海拔1600~1900米之间。所以一年中,水季早季十分明显。
东非大裂谷从中东以色列起到此处近6000多公里,是一个看得不十分明显,绝没有北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深赫纵横。她是一个平均几百公里宽阔的地理沉降带,只是因为上过月亮的美国宇航飞人说:在月亮上用肉眼只看到了中国的长城和非洲的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是非洲的富裕之地,正是地养育着近1/2非洲子民。
在赤道线,当地黑人朋友用滴漏水壶和草根给我阐述南、北半球和赤道的地理坐标:在北半球,那草根在顺时针方向滴漏水壶中旋转,几步之遥的南半球则逆时钟转动;在他划的中间线上则水流直下,草根则不动,很有趣。当然,更有一张我到了东非赤道线,南北跨两球的“豪杰证书”,需要用3个美元来签上自己的大名……
纳库鲁野生动物国家公园有120平方公里是阿巴代尔的四倍左右。中午时分,我们进入公园,在付了每人30美元的门票后,在几只红屁股,吊着一对绿色蛋蛋的公狒狒引导下进入了纳库鲁。
车在枯草路上行驶,两边是巨大的灌木和乔木林,仙人掌树高大异常。“这树没用,树是空心,成不了材。”老张很遗憾地说。猛抬头,天哪!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眼际被一层绯红的云所遮盖,一层层团团簇簇,一列列浩浩荡荡,一阵阵绯红的云彩掠起又荡落,这就是火烈鸟!老张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火烈鸟聚集地,在纳库鲁湖湿地方圆50平方公里的面积里,有上百十只火烈鸟和千万只鹈鹕等近百种的世界稀有侯鸟在生存着……
在这块巨大的湿地上,更有除非洲狮子以外的所有动物,相互衔接,互相追逐,择优而生。
火烈鸟很乖巧,长而细的脚腿,一身微红偏绯色的羽毛,小头长颈,有一只钩子形的嘴,飞起时,双羽下为黑色,结双成对起飞盘恒,纳库鲁湖海拔高,湖水中有丰富的多种微生藻类及小型甲壳类生物,正是火烈鸟及鹈鹕等飞禽的美食佳肴,据老张讲,再过几日,整个纳库鲁湖将被火烈鸟落满,那是何等的壮观!
整个中午,我与绯红的火烈鸟在追逐,其中还包括嘴巴像锅铲似的鹈鹕,我要拍下那片绯红的云,可那云,太缭绕,真象云彩一样,我进,她飞,我退,她又来了……
在露天餐厅,狒狒大模大样地向游人走过来,餐厅专门有一位身披红色粗布的马赛人模样的精悍勇士,他腰间别着利刃,手里挥动着长杆,狒狒们小眼睛巴巴地看着黑勇士,就坐在那里,形成了一道警戒线。
清晨,房顶传来巨大的声响,我披衣从房间飞冲出去,只见一只健硕的大狒狒,手里倒提着半个西瓜,正坐在屋顶上大嚼,头戴白色厨帽的胖黑师父正在不远处的厨房门口冲狒狒抡铁勺,那狒狒却安然自得谁也不理睬美滋滋地大吃大嚼着。
马塞马拉的多情季节
从纳库鲁到马塞马拉经过7个小时的汽车,很颠,有近多一半是土石路。一身似土人儿地下车,在有着肯尼亚雄师头像样子的KEEKOROK LODGE WILDERNESS旅馆钥匙牌开启下,进入现代化装备的房间。狒狒很多,但不追人,可是会尾随入室当个劫匪。更有可笑的事,公狒狒当着不少人的面与偶遇到的母狒狒发生“就地爱情”,这点叫我们这些衣冠楚楚的人们极其尴尬,但也很有趣,成为马赛马拉的旅途一景。
凌晨时分的马赛马拉大草原,很静谧,在形如巨伞的“金合欢”树旁,我在等待马塞马拉的日出:天际线上云朵慢慢地呈青紫色,很快又泛出纯纯的红紫;一瞬间又透射出灿烂的红光、一泄万里;层林浸染;这种壮美的早霞,我还是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电视中见过,此时此刻,却身临其境,享受到了闻明世界的马塞马拉的日出红霞……
车轮轻辗过马塞马拉有些枯黄的草地,成群的斑马在初阳下撒欢,引来娇小的蹬羚羊和更小巧可爱的跳羚的四下狂奔;野牛与水牛交融在啃青;大象家族步伐急急地在赶路;就在距车不足20米的地方,两只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正在火热的追逐中,果然,公鹿动情了……司机说那母鹿还是个少女,只见那相对娇小的母鹿一脸惊恐,不时地用后蹄在抵挡高大公鹿的冲击,那公鹿极有耐心地与母鹿缠绵着……“你们太幸运了,长颈鹿发情期很不稳定一年也没有几天”,老张比我们还兴奋异常。
“这正是狮子活动时间。”老张带我们去寻马塞马拉的狮子。真不愧是10年的老导游,仅用半个小时,我们就找到了狮子!
那是在一片矮矮的灌木林里,先是发现一头母狮子带着两头小狮子往这里走,“追上去”老张一声令下,车子就窜了出去——嗬!狮群啊!足足有十几只大大小小的狮子,正在树丛中互相清理着毛发!有几只正四脚朝天地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它们肯定是刚刚进完食,旁边肯定有雄狮。”老张判断,我们又去寻雄狮,快看!在那儿!老张冲我们又一指:只见一头雄狮与一头母狮正在耳鬓嘶磨地地谈情说爱呢。不一会儿,那雄狮用两只有力粗壮的前爪抓住了母狮的后腰,发了情的母狮则伏在草地上……“这两天,公狮要24小时地不停交配,直到母狮发情期过去,这是马塞马拉公狮子生存的条件。它必须要有它自己的血统,如果在此时让别的公狮子打败它,它所有的子孙都要被新来的公狮子咬死。这也是马塞马拉狮子群体没有急剧扩大的根源,太残酷了。”老张说的很轻、话语间有些伤感。此时,公狮子累了,与母狮子共同躺在草地上“打盹儿”,十几辆车围了上来,不同肤色的脸与不同表情的眼睛,在记录着马塞马拉草原之王——狮子们的“爱”,这情景不知那雄师有何想法。
马塞马拉也有三绝:绝不能下车,绝不能惊扰任何动物,绝不能投喂。去年一名英国著名摄影记者来马塞马拉度蜜月,新郎以为自己是摄影记者,又见狮群在前方,勇敢下车一通狂拍,结果却被母狮子们围猎,从他身后包抄的两个母狮子仅一个回合,就把新郎撕成了两半,几分钟人就没了,连骨头都没留下。老张轻轻的话语,却使我们听得心悸,更不是滋味,是对英国那位新郎的同情,还是对马塞马拉狮子的厌恶,斯人斯地,马塞马拉是野生动物的家园,人类不应该以自我的思想去设计狮子们的行为,到谁的地盘,谁作主。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和游戏规则……
在离开马塞马拉的时刻,我们与马塞马拉勇士共舞
阳光明媚的马塞马拉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切生命都生活的那么从容,那么自然,那么纯朴,那么豪迈。
在马塞马拉一个居民区,那是2米左右高矮,由树枝及湿牛粪和泥抹成的棚户,围起来一个环形,让牛、羊在中间。这些牛、羊是马塞马拉人的生命,马塞族与马塞马拉草原共生存,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是靠天吃饭、靠牛羊活命的硬汉子,是东非高原最后的游牧民族,粗犷豪爽,勇敢直前是他们的血脉秉性。他们有自己的军队,在14岁马塞马拉男儿“割礼”后,就成为了终生的马塞马拉的勇士,就是为马塞马拉一头牛,这勇士亦将慷慨赴死,与狮子决斗。故此,马塞马拉的狮子不到穷凶极饿绝不敢去偷猎马塞马拉人的牛羊。同时,马塞马拉人对草原上的狮群家族和它们的领地生息紧握掌中,而且还为它们取名定字,决不会张冠李戴。这种奇妙的社会生存结构与生命节奏,在马塞马拉草原,凝聚成一曲感天憾地的马塞马拉特有的生灵咏叹。几千年延沿至今。
在湿热的马塞马拉居室,还显出游牧民族稳为原始生活秩序,孩子、女人睡在里间,男人睡在外屋,老人睡在篝火边。马塞马拉人以玉米为主食,牛羊肉佐之,少许野菜,混合过日。女孩14岁就出嫁,所以马塞马拉的女人们,一生要有十几个儿女,其艰辛可见。小型的农耕劳作都是马塞马拉女人的职责,保护家园则为男人所持。在东非高原,马塞马拉男人身材高挑、很瘦,绝少脂肪,这也许得源于他们经常切磋的技艺——就是看谁蹦得高——“旱地拔葱”式,有的勇士一下子就得蹦1.5米以上。但是,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终生习武,一个马塞马拉勇士可以当100个士兵来用,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绝非是说辞!他们头披粘新鲜牛血的假发,手持有着长长铁尖的长棍,腰佩钢刀,身披红艳艳的围布兜肚,赤裸着双脚,目光炯炯地面对生活,面对马塞马拉草原,时刻在保卫着马塞马拉他们自己的家园。这些叫狮子都畏惧的马塞马拉勇士,正是马塞马拉草原最精悍的永生精神。
用敬仰与敬佩与他们合影,用手去抚摩他们绸缎一般光滑、铁板一样质地的肌健,用心去感受马塞马拉勇士们的热血心跳。这就是比凯伦演化的纯厚朴实的非洲更加直接的体验。
这更是马塞马拉的真正魅力。
后记:我这番图解马塞马拉勇士的文字决非是描写,而是发自内心的写照。即将离开东非高原热土时,我们还在内罗毕最大的政府定点的烤肉饭店吃到了人工养殖的鸵鸟、鳄鱼等美食,席间肯尼亚旅游局官员的话很有记忆:“中国与肯尼亚离得很远,但是有了卡航和飞机就很近了,中国人需要到肯尼亚才能了解喜欢肯尼亚和她的不仅仅是野生动物,同时肯尼亚人也要了解中国,也不仅仅就是一个长城的故事。”
攻略:
气候:肯尼亚气候分为:旱季、雨季。旱季:每年12月20日——次年4月20日左右;雨季:大水季每年4月20日——7月20日左右;小雨季每年9月20日——12月20日左右。气温:旱季:18~30度,平均温度25度,雨季:15~20度,平均温度20度。
装备:肯尼亚冬不冷,夏不热,很舒适,但阳光紫外线略强,SPF为15的防晒霜即可。若是到草原和各大野生动物园则必须带雨具,防阳光设备,长裤、户外鞋、帽、长衫,雨季带风雨衣。另外防止腹泻、跌打损伤以及防蚊虫叮咬的常规药也是必备品。
交通:北京——多哈——内罗毕,卡塔尔航空公司每周三班,空中飞行15个小时。QR 898多哈23:05起飞,第二日12:15 抵达北京;QR 899;北京23:55 起飞,第二日04:45 抵达多哈。QR 534 多哈00:45 起飞,第二日05:50 抵达内罗毕;QR 535 内罗毕07:00 起飞,11:50抵达多哈。
卡塔尔航空公司赠多哈一日游,2006年卡塔尔航空公司冬春促销价格,可以讯问卡行在北京的办事处,电话:010—51266833;地址:北京朝阳门外朝外门大厦1201。
在草原上出行,9~12座丰田旅行车,每辆/每天/30~40美元,内罗毕市区出租车每次5美元起,最好用在酒店叫车。
货币:肯尼亚货币为先令,1元人民币≈10先令;1美元≈80先令。
小费:旅店的行李员每次1美元,就餐小费每顿总费用的5~10%,导游每天/每人/3美元,司机小费1美元/车/人/天。
时差:与中国有6个小时时差。
语言:英文
电源:220~240伏,电源插座为英式插座。到肯尼亚要多带电池,因为在一些旅馆的充电比较贵;
健康:肯尼亚草原上的卫生状况不是很好,需要提前10天持护照签证到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打防疫针,领取国际预防接种证书“黄皮书”,这是中国卫生部及相关部门的法定。主要预防疟疾等国际卫生组织限定的预防性疾病。
餐饮:每人/每顿/5~8美元(酒水除外),自助餐每人/每顿/10美元,当地的瓜果梨桃四季品种皆多,很便宜。必须在市中心大超市即买即吃,1个美元即可。每人/每天/4瓶矿泉水,每瓶4~5肯尼亚先令,合人民币4毛~5毛,一定到大超市购买。
住宿:以内罗毕四星级SAFARIPANK为例,淡季 每天:40~60美元(标准间),旺季 每天:8~120美元(标准间)
购物:肯尼亚咖啡与哥伦比亚、巴西等咖啡齐名,但必须要到正规大商店去购买,三问其价,选价侃价是门学问。
肯尼亚还盛产黑犀木雕,必须到位于内罗毕市中心区域的大型商店,由专家陪同更好。在购买时要注意四个原则,既:一掂、二摸、三看、四嗅。一掂手感沉润,它不沉于水;二摸木理清晰;三摸纹路流畅,造型逼真,动感卓越;防止拼凑最后还要用鼻子闻一下,有一股清淡的鞋油味,肯尼亚人往往把一层鞋油类物质作为木雕保护油脂,用于反复摩擦不能有明显落色、脱色,用水洗不掉即可。回国后立即用桐油或食用油脂全部浸没30天后擦净摆案,以防开裂。
黄杨木雕也是肯尼亚一大特产,也必须做到一看、二掂、三掰、四嗅。黄杨木雕最显著的特点,外皮为淡黄木皮,内心为褐黑色,一般在35公斤以内,园段为主干,择料而雕,依势而作,天然质朴;二掂:有分量,质量感强烈;三掰:用手轻轻地剥去一丝外皮层,有明显的撕感,测试原生木所为;四嗅:有轻微的辛辣性,很淡。回国后同样用桐油或食用油脂全部浸没30天后,擦净摆案,防止开裂。
博客特别推荐:选择肯尼亚地接社要选择有一定资金、资产能力的,由国内大型旅行社指定的优质旅行社。推荐肯尼亚龙人旅游公司,北京办事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胜古北里富仁名苑29号楼2单元201室,电话:010—64437853/64437533,Email:longrenbj@hotmail
博客特别提示: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东南濒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千米。面积58.26万平方千米。东南临大海,东北与索马里接壤,南边接坦桑尼亚,西边为乌干达,北方与埃塞阿比亚和苏丹相邻。1963年12月12日独立,翌年12月12日成立共和国,仍为英联邦成员,1963年12月14日同中国建交。
在肯尼亚拍摄全年皆宜,而每年7月10日~25日,大水季后期,拍摄数十万条角马拼渡马塞马拉河的壮观场面,震撼一生。其它季节也可都会有收获。
拍摄大草原是有很多要求的,100mm以上的焦距最好带上三角架,云台一定要保持滑顺,胶卷一定是反转。推荐柯达100VS、富士PROVIA100拍野生动物和风景为宜。
此外,拍摄马塞马拉民居,必须先要得到本人的允许,或给付几个先令的小费或小礼品即可,这是文明、尊重的表现,切记!拍摄完后,要用消毒纸巾把眼、鼻、嘴、耳、脖子手等进行擦洗、擦洗、再擦洗。而在拍摄过程中必须预防牛蝇!
在野生动物园还必须做到:不下车、不挑逗、不投喂。
上一篇:亲密接触肯尼亚
下一篇:尼泊尔第一个国家公园奇旺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