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塑像进驻联合国维也纳总部
2014-06-21 12:10:22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为纪念旨在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结25周年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参与“补天行动”20周年,由中国艺术家捐赠的“女娲补天”雕塑21日起正式安放在联合国维也纳总部。
雕塑揭幕仪式当天,联合国工发组织副总干事西川泰藏、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成竞业、中国驻奥地利大使赵彬以及国际机构及奥地利各界人士200余人出席了仪式。
这座雕塑由中国环保艺术家袁熙坤创作并捐赠,雕塑高4.1米,题材取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备受国际关注的环保话题——保护臭氧层,运用女娲的形象警示全球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减缓气候变化。
1985年,科学家发现大气臭氧层正在不断变薄,南极上空甚至出现了空洞,而罪魁祸首是当时广泛用于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制冷剂氟利昂(CFC)以及生产弹性海绵的发泡剂等化学产品。人类很快还发现,由于臭氧层的保护减弱,地球受到更多的紫外线辐射,皮肤癌和慢性眼病发病率上升、人体免疫功能下降。过量的紫外线对地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也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蒙特利尔议定书》,即《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于1987年签署,呼吁各国逐步用替代产品淘汰所有破坏臭氧层的化学产品。后来,与执行该议定书有关的一系列行动都被形象地称为“补天行动”。
1992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继联合国环境署、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之后,成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第四个执行机构,并迅速在国际“补天行动”中起到积极作用,迄今已在100多个成员国中执行了1200多个项目,淘汰了全球36%的破坏臭氧层物质。
这其中,中国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补天行动”执行项目最多、投入金额最高的国家,已经完成90多个项目,约占该组织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项目资金总额的近40%。
袁熙坤是中国知名画家、雕塑家,曾于2010年7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他的雕塑作品“北极熊的眼泪”被安放在联合国环境署内罗毕总部;他创作的“森林守护神——虎”和“极地之急”两个雕塑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其“地球卫士奖”的奖杯模板。
来源:《科技日报》 二版 (2012-11-23)(记者刘钢)
上一篇:拿什么来拯救"地球之肾"
下一篇:中国土壤修复市场蹒跚起步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