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先光、郭进师徒谱写科研“石头记”:守护5亿年前化石群36载
2021-02-28 12:57:47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侯先光、郭进师徒谱写科研石头记:守护5亿年前化石群36载(资料图:新华网 张翼鹏 摄)(化石网整理)据中新网昆明2月27日电(作者 韩帅南):我建议把澄江动物化石群纳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在即将召开的

侯先光、郭进师徒谱写科研“石头记”:守护5亿年前化石群36载(资料图:新华网 张翼鹏 摄)
(化石网整理)据中新网昆明2月27日电(作者 韩帅南):“我建议把澄江动物化石群纳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郭进将继续为“石头”代言。
1984年,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来到云南澄江,在一块石头中“敲”开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神秘大门”,发现了距今5.2亿年前的澄江动物化石群。在此后的6年中,侯先光的足迹遍布澄江、武定、晋宁等地,采集化石上万块。
澄江化石群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实证、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遗址,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也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古生物化石主题世界遗产。36年来,以侯先光、郭进为代表的众多科研人员,为保护和研究澄江化石地付出了无数心血。为了方便研究,侯先光从江苏南京举家迁至云南。
2005年,学习地质专业的郭进第一次与澄江化石见面。“当时我在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看到一块澄江化石,没想到它竟然能保存软体结构,真是太神奇了!”自此,他就迷上了澄江化石,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化石研究中。2006年,郭进成为侯先光的硕士研究生。
“印象中,侯先光老师是一位严谨、认真、敬业的科研人员。”郭进回忆,年过60岁的侯先光冒雨带着学生采集化石,“不顾道路湿滑、环境泥泞,坚持在雨中工作两个多小时。”
在侯先光的影响下,郭进把枯燥的古生物研究工作坚持了下来,常年在野外找石头、敲石头。2018年,郭进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带着导师的期望与嘱托,他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与澄江化石地相关建议。
“往年,我的建议均关于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的建设。”郭进解释说,“澄江化石虽然意义重大,但这些石头个体小、不直观,对普通大众而言‘其貌不扬’,难以引起关注。博物馆则可以向受众进行有效直观的科普。”
2020年8月,投资6.3亿元人民币、历时6年建设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内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古生物化石标本和现生动物标本6万余件,还通过VR、智能体感互动、4D影院等前沿科技,展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场景,以及地球生命演化过程。
截至目前,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已累计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成为广大民众了解澄江的重要窗口。
“今年,我们准备对博物馆解说员进行地质学和古生物研究方面的专业培训,同时也将在博物馆周边打造地质遗迹研学基地。”郭进笑着介绍2021年工作计划,“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也希望能去更多的地方调研考察,争取在明年两会上提出一些‘石头’以外的建议。”
相关热词搜索:化石
上一篇:少女艾维·斯怀尔发起“雕像运动”:被忽视的化石猎人玛丽·安宁本该拥有名字
下一篇:走近中国“恐龙猎人”:如何“按图索骥”寻找恐龙足迹?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