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常用特征简介(鞘翅目)——推荐求教与鉴定者浏览
2022-11-24 16:28:09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发现论坛中有许多同志经常请教别人鉴定自己见到的昆虫,而其中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过描述,顶多两三句,除非是常见种或有人查过,否则其它同志根本无从下手。而寻求鉴定的又以鞘翅目为多,所以针对鞘翅目,把常用的
发现论坛中有许多同志经常请教别人鉴定自己见到的昆虫,而其中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过描述,顶多两三句,除非是常见种或有人查过,否则其它同志根本无从下手。而寻求鉴定的又以鞘翅目为多,所以针对鞘翅目,把常用的分类特征等作个简要阐述,以方便大家交流。
最基本的信息:时间、地点、海拔、食性、小生境、体长、体色,这些就不用说了吧?(有好多同志都没有注意到这点,这个很重要)
首先要解释几个常用的名词:
刺和距:都是体壁外凸而形成的中空的刺状物,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刺的基部固定在体壁不能活动,而距的基部以薄膜与体壁相连,能活动自如。有些昆虫的刺或距上还可着生刚毛。刺、距的有无、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分类的特征。
色斑或花斑:比点大而无定形的标记,叫做斑。具有颜色的斑点叫色斑或点。昆虫体表饰有各种花斑、带纹或线状图案的叫花斑。
齿突:昆虫任何部位的体壁上或附肢上所成的短尖突起。
刻点、颗粒与瘤状突:昆虫体表任何部位的一微小凹陷,叫刻点。小粒或微粒或微粒状隆起,叫颗粒。比颗粒大的形似丘疹的隆起部分,叫做瘤状突。瘤状突上有时还长有刚毛,如毛瘤等。
鞘翅目成虫头部的主要分类特征
口器类型一般的书上都有,内部结构特征太复杂,肉眼也不容易观察,就不说了(象甲类比较明显)。
触角:这个很重要,但在一般的昆虫学书上,都有关于其常见类型,什么丝状、鳃状等等,也就不说了。
但有一点要提的就是,触角的着生位置、节数,触角的柄节、梗节、鞭节的第一节及末端几节的长度比,还有上面有没有着生毛或者刻点,这些都是很关键的分类特征。
1、触角末节(靴状)
2、柄节
3、着生位置

鞘翅目成虫胸部主要分类特征
前胸背板:变化相当大,是分类的关键特征之一。
有长方形、正方形、近三角形、梯形、半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鼓形、碗形、葫芦形、盾形和其它乱七八糟不规则图形。
有的向前延伸,盖住头部部分或全部,有的两侧向腹面扩展。
有的盘区(一般指各体区的中央部位,这里指前胸背板表面)中央隆起,有的平坦,有的凹陷,有的有基沟、有的有脊,有的具刻点,有的具瘤突,有的什么都没有。
其长宽比也是分类特征。
1、前缘(平直)
2、前角
3、盘区(表面有粗刻点)
4、侧缘(具饰边)
5、基沟
6、后角(直角)
7、后缘
8、小盾片(舌形)

常用分类部位名称如图
前缘:最前端的边,有中凸、中凹、平截等
后缘:最后面的边,有中凸、中凹、平截、二状波
侧缘:两侧的边,有平行、弧形,有的具齿突
前角:靠近头部两侧的角,有的前凸(黄粉虫)、钝圆、有的凹陷成隐藏触角的窝
后角:靠近鞘翅两侧的角,有显著和不显著之分。有的后凸成尖角(锹甲、叩甲),有的钝圆
饰边:前胸背板的四周与侧面交界处的脊
中胸小盾片:其形状是分类的重要特征。有三角形的、长方形、舌形。
足:由六节组成,形状多不同,有开掘足(金龟子)、步行足(步甲、拟步甲)、游泳足(龙虱)等,其中容易观察的为腿节、胫节、跗节和爪。
足多有刚毛、刺、刻点、鳞片、毡状毛,以胫节、跗节腹面为多。
腿节:有时腿节腹面凹入形成沟,可容纳腿节或胫节,沟的两侧通常具有不同形状的齿突或隆线。
胫节:一般末端具有1~2枚距,叫胫节距或端距,不同种类其数量和大小不同,有时表面齿突或刺等
跗节:由2~5节组成,三对足跗节节数变化是典型的分类依据,比如步甲为5-5-5,拟步甲为5-5-4(少数5-4-4或4-4-4)。另外跗节各节长短、颜色等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爪:多为一对。有些种类中间有爪间突,有的有刚毛着生。
1、腿节凹沟
2、胫节
3、端距(2枚,不明显)
4、跗节(5节,腹面有很多绒毛,注意各节长度比)
5、爪(2个)

1、胫节(成排齿突)
2、端距
3、跗节(注意各节长度比)

鞘翅:成虫的前翅,这是一个特别特别重要的分类特征!这个目就是以此命名的。
(鞘翅常用部位名称如图)
1、肩角
2、臀角
3、小盾片行纹
4、行纹(具粗刻点)
5、行间
6、中缝,鞘翅内缘(未愈合)
7、外缘
8、翅尖

常见的分特征有:鞘翅的长宽比、鞘翅与前胸背板宽度之比、是否愈合、是否完全盖住腹部、是否具有饰边
鞘翅形状:有向中部膨大或向端部渐尖的,有扁,有鼓
鞘翅末端形状:有浑圆、狭圆,有平切、斜切、凹切,也有缝角和外缘角突又呈刺状的。
鞘翅表面的刻点和沟纹的有无和排列,都是鉴定特征
缘折与假缘折:鞘翅缘折是指鞘翅外缘的狭边,即鞘翅的外缘向腹面弯曲的区域,内侧以线或脊为界,前端没有折到肩角。假缘折比鞘翅缘折弯曲的区域大,内侧也是以脊或线为界,但其前端已折到肩角。
行纹:由鞘翅基部伸展至翅尖的细纵刻线或陷线,也称为刻纹、条纹。常排列得很整齐,成行,行与行之间称之为行间。行纹上常具有刻点、颗粒、瘤突等。行间有时有色毛或鳞片等。
小盾片行纹:鞘翅表面靠近小盾片的类似于行纹的刻线,只是较短,不从鞘翅基部延伸至翅尖。行纹的数量同样是分类依据,拟步甲科每翅常有9条行纹,部分种类另有1条小盾片行纹。
1、行纹
2、行间
3、翅尖(合并为直角)
4、臀板(表面有很多刻点)

鞘翅目成虫腹部主要分类特征:
因为腹部背面多为鞘翅遮盖,可直接观察的部位较少。
臀板:有些种类臀板外露,而且在雌雄间不同。
腹板:腹板的两侧有时有细毛组成的花斑,皮蠹科多见,是分类特征。
第一腹板是否被后足的基节窝分割,前胸侧板缝明显与否,是区别肉食性甲虫与植食性甲虫的最重要的特征。
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间是否具有刚毛刷或刚毛环,第3、4节与第4、5节间膜是否外露,膜片宽窄、长短、曲直都是分类特征,多用于拟步甲科。
末节端部:形状多为半圆形,亦有阔三角形、近梯形等,有无缺刻,有无饰边,均为分类特征。某些种类雌雄也可通过形状区分。
1、腹板侧缘(具饰边)
2、3、节间膜
4、末节
生殖器:太复杂,还要解剖,不说了(我自己还没弄懂呢 )。

还有描述的顺序:
一般是按头部——胸部——腹部,背面——侧面——腹面的顺序
方位是基部——端部
基部是靠近身体的方向
端部是远离身体的方向

(本文为化石网论坛精华帖,由网友xo_xu提供,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编辑:常君滢
相关热词搜索:昆虫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4)
- ·发现17万年前“丁村人”打制石器加工厂...(3)
- ·5000多年前的中国人养什么猫?(3)
- ·谴责《琥珀鉴定与评估》一书的侵权盗图行为(2)
- ·中国南方发现稀有化石:7000万年前窃蛋...(2)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1)
- ·科普特展《美丽奇妙的雨花石》将于6月9...(1)
- ·冲积扇(1)
- ·白云石(dolomite)(1)
- ·地球构造(1)
- ·陇原大地上六千万年前的主宰——恐龙(1)
- ·确认昆虫与甲壳动物的最早祖先为5.2亿年...(1)
- ·由“古罗马斗兽场的结果是狮子比老虎厉...(1)
- ·《听化石的故事》后记——化石的故事也精彩(1)
-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1)
- ·惠农“化石沟”真的有化石(1)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171分类常用特征简介(鞘翅目)——推荐求教与鉴定者浏览
- 141古今大型犬科动物
- 135三叶虫大分类概说
- 134章鱼的起源
- 126被遗忘的巨龙:分析一些被忽略的巨形沧龙科标本
- 124教大家辨认狮,虎,无鬃狮的头骨
- 117怪兽复活之冰河春秋——浅谈早更新世大型肉食动物
- 107大白鲨的起源
- 101古龟大全
- 92东西部恐鳄和白垩纪同时期的巨型肉食动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