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盆地首次发现直翅目昆虫化石
2015-10-14 10:52:31 来源:化石网 评论:0 点击:

酒泉盆地首次发现的直翅目化石

酒泉盆地露头位置及地层柱状图

Parahagla sibirica的分布及扩散途径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酒泉盆地是我国陆相白垩系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盆地内白垩系称为新民堡群,自下而上划分为赤金堡组、下沟组和中沟组,虽经长期研究,其时代意见仍未统一。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张海春研究员团队在甘肃酒泉地区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工作,在玉门地区赤金堡组、下沟组和中沟组采集了大量昆虫化石。这些标本不仅为昆虫区系和古生态重建提供了线索,也为各地区下白垩统的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硕士研究生王贺在张海春指导下,对酒泉盆地赤金堡组首次发现的直翅目昆虫化石进行了研究。该化石归入鸣螽科Parahagla sibirica Sharov, 1968。基于新材料,对该种的鉴定特征进行了修订,详细讨论了其所属层位的时代,并提出了该种可能的迁移途径。P. sibirica的地层分布较为局限,除玉门赤金堡组外,还见于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Zaza组和冀北-辽西义县组。研究表明甘肃酒泉盆地赤金堡组可与义县组上部—九佛堂组下部对比,时代为早阿普特期。而Zaza组的时代尚存争议,因此提出P. sibirica两种可能迁移路径:(1) P. sibirica在阿普特期早期最先出现于中国冀北-辽西一带,之后分别向西北迁移至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和向西迁移至中国甘肃酒泉地区;(2) P. sibirica在阿普特期之前既已出现于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在阿普特期向南迁移至中国北方。
该成果于近期在线发表在国际古生物学专业期刊Cretaceous Research。本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联合资助。

评论排行
- ·随着智人的演化 非洲东部的环境与技术...(1)
-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院士:用一...(1)
- ·西藏三叠系孢粉学研究新进展(1)
- ·60集大型视频课程《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出版(1)
- ·摩洛哥三叶虫是怎么制作出来的(0)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 304英国萨默塞特发现迄今为止最大海洋爬行动物化石
- 131古生物学家在肯尼亚西北部的Natodomeri发现最大穴狮头骨化石
- 121英国苏格兰天空岛发现世界最大恐龙脚印化石 距今1.7亿年
- 117加拿大发现1.3万年前古人类足迹化石 可能是北美最古老的...
- 109沙特发现的8万多年前人类手指骨化石表明:现代人离开非洲...
- 95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发现1.6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及逾万件石...
- 56中国第二处旧石器时代墓葬:山顶洞人后再发现人类头骨化石
- 51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发现最早的镣珊瑚化石
- 32澄江生物群新发现多种大型食肉动物奇虾化石
- 31欧洲科学家在5.3亿年历史的三叶虫化石上发现最古老的眼睛